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計劃
9.著力開拓客源市場。一是做深做透濟寧本地客源市場。繼續推行旅游一卡通,力爭增發5萬張。充分發揮曲阜游客集散中心作用,積極推進區域聯合。二是積極拓展周邊客源市場。確立三月份為“旅游宣傳月”,分赴主要客源市場開展宣傳推介。加強與重點城市的旅游雙向交流,多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多渠道拓展客源市場,實現濟寧與淮海經濟圈各市電視臺互動,互播對方宣傳片,互推旅游線路。實施“請進來”和“走出去”戰略,組織旅游考察踩線,組團參加國內外知名旅游博覽會等形式加強濟寧旅游宣傳推介。三是開拓高端客源市場。圍繞將濟寧曲阜機場建設成為旅游機場,在航線開通地區開展大范圍、全覆蓋、高頻度的旅游宣傳促銷,做深做透以上海為主的長三角客源市場,做強做大以廣州為主的珠三角客源市場,在成都、沈陽與民航部門策劃開展主題旅游推介活動;以濟寧青島通航為契機,大力開拓青島市場。加強與各大航空公司、大旅行社、大集團等的合作,鼓勵我市旅游企業開展旅游包機業務。四是大力發展入境旅游。進一步鞏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市場;在美國舉辦孔孟文化周活動,大力拓展美國、俄羅斯市場;積極突破歐洲、南美市場。
10.搞活節慶旅游。以好客山東賀年會大型主題節慶活動為載體,整合資源,營造氛圍,包裝產品,策劃活動,推出優惠政策和獎勵辦法,努力做活淡季市場,著力拉動旅游消費需求。策劃濟寧旅游賀年會宣傳口號、形象標識,推出濟寧賀年會特色活動。在孔子文化節期間,精心策劃,周密組織,舉辦第三屆濟寧旅游高峰論壇等文化旅游活動。積極運作,努力爭取將孔子誕辰日設立為中國旅游日。積極參與、大力推動各縣市區舉辦特色鮮明、轟動效應強的節慶活動,指導尼山春季祭孔、太子靈蹤文化節、荷花節、梁山水滸文化節等節慶活動。
四、提升產業素質,在旅游要素均衡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11.推動旅游目的地建設。一是重點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全面提升縣域旅游服務功能。發揮中心城市作用,努力形成聚集和輻射周邊地區的旅游綜合通道,構建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引導曲阜創建最佳旅游目的地,鼓勵泗水等縣創建旅游強縣。全年新增旅游強鄉鎮5個,特色村5個。二是重點完善全市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旅游集散、咨詢、引導、救援體系,做好在北湖旅游度假區建設濟寧市游客集散中心的籌備工作,著力提高城市旅游功能。三是做好全市公路主干道旅游交通標識設置工作,為游客提供引導作用。在北湖旅游度假區建設旅游專用碼頭。
12.完善提高接待設施。推進曲阜香格里拉、兗州太陽國際、微山南陽水苑、汶上佛都溫泉大酒店等項目建設。加強星級酒店標準化工作,鼓勵指導社會酒店參評星級酒店和綠色飯店。全市新增五星級旅游飯店1家,四星級飯店2家,三星級飯店10家,星級旅游餐館10家。
13.培育濟寧特色旅游商品品牌。指導創建金牌休閑購物街區、購物商店,打造購物特色街區。積極推進山東省旅游商品研發基地建設。以市中區清平巷文化街為重點,積極打造旅游紀念品研發、生產、銷售基地。
14.進一步豐富旅游演藝項目。認真落實文化部和國家旅游局聯合出臺的《關于促進文化與旅游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資源優勢,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藝、節慶等文化旅游產品。協助文化部門推出依托我市文化旅游資源的精品影視作品,策劃大型旅游演藝節目,使之成為國內旅游演藝的精品工程和濟寧旅游的新亮點。增加完善一批游客參與性強的旅游項目。以運河文化大廈為平臺,完成運河之都演藝劇院的開業運營。
15.做大做強旅游企業。培植一批大型骨干、自主品牌的旅游景區、旅游酒店、旅游特色街區、旅游活動場館和旅游企業,使旅游產業規模和產業素質再上新臺階。重點培育孔子旅游、微山湖旅游、汶上寶相寺旅游、泗水圣源旅游等集團公司,在市區探索組建旅游集團,力促成為國內外具有強勢市場競爭力、效益創造力、持續發展力、產業導向力的綜合性龍頭旅游集團,成為帶動濟寧旅游產業實現跨越發展的“助推器”和“發動機”。
五、加強行業管理,在旅游服務規范上實現新突破
16.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以國家旅游局組織開展的2011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年活動為抓手,以提升服務質量和產業素質為重點,全面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深入宣傳推廣《好客山東旅游服務標準》,組織旅游企業參加好客山東服務競賽活動。開展“品質旅游、伴你遠行”宣傳活動、“文明旅游、理性消費”進社區宣傳活動周、“旅游質量萬里行”等活動,全面提升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景區、車船公司及導游服務水平,使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的質量意識、標準意識和品牌意識日益增強,旅游全行業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旅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開展濟寧市第二屆導游技能大賽、廚師烹飪大賽、星級飯店服務技能大賽等,引導旅游企業開展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樹立行業標桿。
17.加強旅游行業管理。加大指導服務和管理檢查力度,規范旅行社經營和導游執業行為,促進旅行社和導游隊伍持續健康發展。以落實《旅行社條例》及《實施細則》為契機加強對旅行社管理,建立扶強扶優、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加強對旅行社、旅游飯店、旅游景區的行業管理,嚴厲打擊“黑社”、“黑導”、 “黑車”等不法行為,促進市場秩序不斷規范。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旅游投訴工作。開展游客滿意度調查,擴大樣本量和調查范圍,及時發布季度、半年和年度滿意度調查報告,引導、督促各企業圍繞游客意見采取措施,加強管理,改進服務,提升質量。建設誠信旅游平臺,建立旅游企業誠信信息庫,推動誠信旅游建設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充分發揮全市旅游行風社會監督員隊伍的作用,扎實推進旅游行風建設。突出抓好旅游安全,消除安全隱患,確保游客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