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旅游工作計劃
18.加強信息化工作。深入推進信息技術在旅游活動中的應用,建設濟寧旅游政務網、資訊網和體驗網,建設覆蓋全市各級旅游部門、旅游企業的數字化旅游服務系統,實現旅游政務信息、旅游資訊在全行業即時傳送。實施旅游品質保障系統,建立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獨立數據庫,搭建旅游部門管理、旅游企業自律、旅游消費者監督的信息平臺。擴大信息采集渠道和宣傳渠道,進一步豐富12301旅游服務熱線的內容,提高服務水平。推進曲阜游客集散中心信息化工程建設。
六、創新培訓機制,在人才隊伍建設實現新突破
19.引進專業人才。全方位、多層面培養和引進旅游專業人才,充分發揮政府旅游顧問的作用,建立濟寧旅游專家顧問團,完善和北京二外的戰略合作關系,借助“外腦”為濟寧旅游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與旅游院校合作,以導游班為基礎舉辦各類培訓班、教育班,形成長效機制。
20.加強旅游培訓工作。開展各類崗位技能培訓,加快培養旅游經營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服務技能人才。按照國家旅游局“名導進課堂”的要求,從一線優秀導游隊伍中選拔一批高素質導游培訓名師,推薦擔任旅游院校兼職教師,全面帶動我市旅游從業人員整體素質提高。開展星級飯店英語達標考試培訓試點工作。加強適合崗位培訓需求的教材和課程建設,完成“濟寧旅游導游詞”編寫工作。
21.加強導游員管理。全面推進職業化導游團隊建設。成立濟寧導游管理服務中心,進一步規范導游管理體制。全力組織做好2011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等級考試各項工作。
七、創新管理機制,在推進發展方式上實現新突破
22.創新旅游管理機制。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旅游發展推進機制,完善濟寧旅游協會功能,開展座談、訪談、交流、比賽等活動,推進合法經營,增強行業凝聚力。
23.創新投融資機制。主動加強與國內外旅游大企業集團或管理公司的聯系,在景區開發、市場營銷、旅行社、旅游飯店等領域著力引進戰略投資伙伴,重點做好無錫靈山、港中旅等大企業大集團來濟寧開展戰略投資。總結汶上爭得進出口銀行旅游項目貸款的經驗,積極推動旅游重點項目爭取政策性貸款扶持。努力拓展同建設銀行濟寧分行的合作,加大對旅游項目的貸款扶持力度。積極引導我市大企業通過投資、參股、資產重組等方式參與旅游項目建設。
24.創新旅游景區管理體制。推進重點景區建立旅游與文物、宗教等合一的旅游管理體制;借鑒外地經驗,按照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換市場的思路,推進景區經營權轉讓,支持景區(點)“三權”分離。
八、創新保障機制,在提高執政能力上實現新突破
25.深入開展旅游調查研究。針對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開展調研活動,舉辦經濟形勢研討會,科學預測旅游經濟走勢,努力保持旅游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圍繞旅游經濟運行、城區旅游、古鎮旅游、鄉村旅游、旅游人才培養等問題開展專題研究,推出一批優秀調研成果。繼續推進“三問三聯系”活動,深入基層進行調研,聽取群眾對旅游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摸清旅游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制約因素,研究新對策,推出新舉措,推動旅游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認真開展旅游統計工作和旅游抽樣調查工作,全面準確反映旅游經濟運營情況,定期發布旅游經濟運行分析報告。
26.著力提高執行力。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創造性落實好“三定方案”,全面提高旅游執政能力和工作水平。認真落實《濟寧市旅游工作考核辦法》,加強對旅游工作的年度考核,完善督促落實機制,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目標。加強制度建設,嚴格責任追究,建立提高執行力的長效機制,把各項工作的執行責任落實到位。
27.加強機關自身建設。以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機關效能建設為載體,切實抓好旅游部門自身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加強對旅游企業的指導和服務。開展創學習型機關主題活動,努力營造學習鉆研的風氣。加強廉政教育,遵守反腐倡廉各項規定,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塑造真抓實干、廉政高效的良好形象。進一步推進政務公開,簡化辦事程序,細化服務措施,改進服務方式,規范服務行為,創新服務載體,建設服務型機關,以高績效的工作成果,讓基層和群眾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