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府工作安排
(六)努力改善民生和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與社會和諧水平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堅持把促進就業和創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抓好就業培訓工作,千方百計增加再就業。精心組織實施好“千企萬崗”幫扶對接就業活動,重點幫助高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全力做好創建首批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繼續按照“多繳多享受”的原則,扎實推進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積極指導萬載縣實施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健全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切實保障弱勢群體的生存權益。進一步做好失地農民生活保障工作。突出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著力解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
協調促進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積極推動化解城區中小學大班額。全力推進教育“三名”工程,積極開展第二輪素質教育示范縣評估。繼續支持宜春學院做強做大,大力推進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創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工作,發揮高校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推進京劇和采茶戲進中小學課堂試點工作,辦好第二屆青少年科技小發明競賽。大力繁榮文化事業,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培養發展一批具有地方文化創意的文化企業,打造1~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加強縣(市、區)圖書館、文化館及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全民健身條例》,全力做好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的備戰參賽工作。深入推進“廣播村村響”工程,確保全市40%以上行政村完成“村村響”建設任務。繼續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全面完成對全市所有具備手術適用癥的白內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費手術治療。加大甲流等傳染病防控力度,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加強食品、藥品、餐飲衛生監管,保證群眾食品和用藥安全。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強化流動人口計生服務與管理,加大黨員干部違法生育查處和出生人口性別比整治力度,推進人口計生綜合改革,全面提升人口計生整體工作水平。
高度重視安全穩定。健全完善信訪工作長效機制,堅持各級領導接待群眾來訪、重大疑難信訪事項包案處理等制度,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有效控制集體訪、越級訪等非正常上訪和群體性事件發生。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快“天網工程”建設,深入開展社會治安整治專項行動,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促進治安秩序進一步好轉。不斷推進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三調聯動”,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隱患排查消除機制,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專項整治,加快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全市安全形勢平穩好轉。
(七)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提高趕超發展的推進能力和服務水平
面對新一年各種困難的考驗和多種風險的挑戰,更加凸顯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重要與緊迫。我們必須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切實提高科學發展、趕超進位的推進能力和服務水平,履行好政府的莊重使命與艱巨職責。
強化法治意識,倍加注重科學民主決策。堅持把依法行政貫穿于政府工作的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性、民主化和透明度,努力使政府各項決策的程序依法規范、過程民主公開、結果科學公正,主動接受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依法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按照趕超發展的目標要求,依法、科學、認真地做好“十二五”規劃的編制工作。
強化執行意識,切實提升實際操作效能。大力提高政府執行力和操作力,確保政令暢通,提高行政效率。不斷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和求真務實的能力,按照“項目化、時間表、責任人”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工作目標責任制、崗位負責制,把重點項目完成情況納入對各主管部門和各級政府的考核指標,對落實不力的人與事啟動行政問責。
強化為民意識,時刻關心群眾切身利益。牢固樹立“讓群眾滿意就是最大政績”的觀念,把群眾呼聲作為首要的信號與職責,深入群眾,體察民情,認真解決好看病上學、就業安置、征地拆遷、土地糾紛、社會治安等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大政務信息公開,全面推行行政權力網上運行工作,切實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強化廉政意識,始終保持清正廉潔作風。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工程建設、土地交易、產權交易、政府采購、醫藥購銷、資金監管等重點領域的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大力提倡艱苦奮斗,堅決制止鋪張浪費,嚴格控制樓堂館所修建,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開展“懲防體系推進年”活動,加大違法違紀案件查辦力度,努力創造清正、廉潔、高效、務實的政務環境。
各位代表,我們已邁進充滿希望的新一年,開始了充滿挑戰的新征程。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開拓進取,乘勢而上,為實現宜春經濟社會趕超式發展目標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