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戰略促進縣域經濟大跨越經驗總結
經濟發達地區經驗表明,招商引資是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的重要手段,是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迫切需求,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對于欠發達地區特別是我縣來說,要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就必須加大招商引資的力度,掀起招商的熱潮,推動地方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
今年是我縣的“招商引資項目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經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風能利用、水晶開發等大項目相繼成功簽約,招商引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實際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差距和不足。如何認真總結經驗,進一步明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措施,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新進展和更大突破,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和著力解決的問題。
一、以項目為根本,高標準推進項目庫建設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往往流向最賺錢地方。投資者不是慈善家,能夠吸引他們的只有能盈利的項目。高明的投資者一般不會輕易的選擇項目,更不會輕易的投資。當他們根據企業發展需求,把握一個機會和選擇一個項目時,會進行大量的市場調查,論證項目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到底有多大。一旦選擇投資,其要求的投資成功率是100%。比如以色列梅爾(凱瑟)投資公司,確定對我縣石英資源的投資意向后,僅前期詳查論證就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派遣了多位專家來我縣工作,在拿到準確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后,才正式簽定開發協議。這些工作如果我們預先做好,可大大提高招商引資的成功率。可見,投資者的冷靜、理性和成熟,使投資市場對我們在項目規劃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下大氣力,把項目儲備和項目庫建設作為招商引資的基礎性工作來抓。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優勢和特色,精心篩選項目。結合我縣經濟發展狀況和土地、礦產、農牧業、閑置資產等資源,按照國家產業要求確定優勢項目,把可行程度高、有發展潛力、投資效益好的項目充實到項目庫。另一方面,要切實加大投入,把項目配套工作做實做細。基礎研究項目初選后,要組織土地、環保等部門和有關專家,對項目的可行性、技術水平、經濟效益、空間選址和生態影響進行論證,確保高質量、高標準。在此基礎上,聘請專業人士,對項目進行科學的可行性研究論證以及專業包裝和策劃,為客商投資提供理論和市場依據。每個招商項目應備有可行性研究報告或項目建議書,同時編寫包括項目名稱、投資總額、市場預測、效益評估、合作方式、項目現狀、項目單位簡介、聯系方式等基本要素的招商項目說明書。做到文字簡明扼要,內容翔實準確,預測分析充分。
二、以服務為宗旨,營造一個優良的投資環境
投資者除看合作者能否讓他賺錢之外,其次關心的就是投資環境。投資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發展。努力為外商營造一個投資效益最好、安全系數最高、投資成本最低、政府效率最高、服務質量最好的投資環境至關重要。一是以教育、引導為重點,營造和諧向上的輿論環境。從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做起,切實增強經濟環境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加強對全縣經濟發展形勢和經濟環境建設的宣傳,逐步使國家公務人員樹立起親商、愛商、護商的服務觀和發展觀,努力形成全社會“人人都是環境,事事關系環境,處處體現環境,時時關心環境”的經濟發展氛圍。二是以規范、快捷為重點,營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強化主動服務意識,規范行政行為,全面實行政務公開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和過錯追究制等各項制度。改進服務態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重點加強“窗口行業”的形象建設。堅持政務中心一站式聯合集中辦公和重大引資項目縣級領導對口聯系制等一些行之有效的項目推進機制,加強各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推進招商引資企業投資核準、備案和投資項目規劃、審批的實施,更大限度地調動引資企業投資積極性。三是以誠信、踐諾為重點,營造寬松優越的政策環境。最好的環境是誠信,要大力倡導以誠信為本的理念,特別是要把誠信理念內化到政府公務人員的心中,切實強化信用意識和責任意識,用誠信理念來規范和約束行政行為,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對制定的優惠政策堅決兌現,不折不扣地執行,對承諾的事情堅決落實,保證政策的統一性、延續性、嚴肅性和權威性,以取信于投資者。對于已不適應發展和與現行法律法規要求相抵觸的有關規定,要及時進行修正,努力營造統一穩定的政策環境。四是以學法守法為重點,營造規范有序的法制環境。加強對執法人員教育管理,努力增強法制觀念,切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嚴格規范執法行為,嚴格執行法律法規。要完善投資發展環境的投訴舉報機制,做到有報必查,查必有果。對以權謀私、弄權勒卡,從個人和部門利益出發,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損害我縣投資環境的行為要嚴肅處理,消除“中梗阻”,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發展空間,在市場規律的作用下健康成長。總之,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真心招商、熱心待商、誠心助商,以效率服人,以感情留人,讓投資者能在落戶、生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