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德國和法國公務員培訓教育工作的考察報告
問題。大多數畢業生雖然并不是在政府財政管理或監察部門工作,但在完成他們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時,也必須掌握與財務預算制訂和管理有關的知識和方法。行政管理的各級負責人每年都需為他所掌握的預算進行談判和管理。在行政管理改革中,他們也必須根據改革方案確定他們希望得到的相應的經費預算,使用的方式和預測改革所帶來的經濟后果。在任何情況下,政府各部都會在財政預算和經濟利益方面與有關部門進行部際談判,并由總理辦公室牽頭進行協調仲裁。全部學生在人校前都已經具備了有關國家財政的主要方面的理論知識。因此,該課程的教學重要的是在向學生提供機會,了解制訂財政預算的方法,有助于他們在實際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時,學習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經濟和財務問題時進行分析的方法。所以,有關預 算和稅務問題的課程教學在培訓學生的時候,學校特別注重讓他們掌握預算、會計和稅收方面規章制度的能力,這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可以實際運用到的。至少在以下三個領域的業務知識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在嚴格意義上的財政預算領域,因為國家預算的制訂是每年國家經濟和財政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次,在稅收領域,因為稅收已逐漸成為制定國家政策的手段之一;最后,在公共服務的不同管理方式中實施規則的領域。這些知識安排在概況課中講述,在學生根據政府改革方案或預算草案,進行具體的行政管理狀況分析的時候,便可實際運用到這些知識。 7)國際問題和外交行動 這項教學讓學生研究當時發生的重大國際問題,以此熟悉相應開展的外交行動的方式。這也即是國際關系的傳統上的定義,各國對此有各自的定義。但是新的外交格局正逐步形成,特別是歐洲聯盟各成員國的外交部門,通過共同的對外和安全政策,新的外交形式已現雛形,并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力量。學校還要求學生參與一定的外交實施行動,了解分析、決策和有關開展國際關系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對于學生的研究,基本的內容和地區不加以限制。在課程講座中選擇了盡可能豐富的材料,這些材料也是外交人員在他們工作中實際處理的材料,這樣就體現了外交工作的特色。通過研究的主題的多樣性,使學生了解法國在對外政策的各個方面情況。為此,學校專門為學生安排一次介紹背景情況和思考的概況課程。 8)量化技術課程 除了需要進行學業考試的課程外,學校還增加了量化分析技術的課程,為經濟和公共管理課程的教學作準備。這個課程是為那些需要補習該專業知識的學生準備的。事實上,行政部門管理和其它管理一樣都需要掌握和處理一定的數據信息。數據信息需要被清楚地讀懂和 使用,以減少工作中判斷和分析的錯誤。有關稅收、預算、經濟和管理等的案例分析的材料,包括相應的考試的材料都要運用這樣的信息。所以,每個學生都應充分掌握有關數學、財務和統計的基本工具,不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今后的工作崗位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水平測試,每屆學生中有大約1/4的學生可以免上該課程。 (2)注重實際研究和集體研討方式的培訓 在這類培訓中,學校安排學生前后參加兩項研討課程,第一項研討課程持續6個月時間,第二項為4個月。研討課程將學校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建立了密切的聯系。研討課程的目的是將每個學生作為研討小組的成員,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與國際事務問題交由學生進行分析并深入研究,以制定實際解決問題的建議。 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需要具備各方面的知識(法律、經濟、金融、社會學、歷史等等),從相關人員處收集第一手材料。另外還要求學生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問題的比較研究上,特別是從外國,主要是歐洲聯盟的國家中吸取有益的經驗。研討課程的作業練習是起草行政報告,力圖對行政管理中的問題作出明確的答案,提出既創新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報告要求打印成冊,50頁左右。報告須進行評分,有二個分數,一個是對研討小組集體的評分,一個是個人的得分。 這個課程的教學協調人對相關的問題具有豐富的經驗,為學院教學部研討課程的教學組織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于每一項研討課程,學校每年都要確定12個左右的主題,每12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負責其中的一個主題,由研討課導師輔導。學生的分組首先由教學部考慮學生對不同主題的興趣,然后在盡可能的情況下,根據學生參加入學考試的種類或原來學習的專業等多項因素,使每組學生的構成,包括國際班學生的參與,近似于全體學生的構成特點。 第一,行政管理比較研究課程。這項研討課程旨在使學生熟悉法國主要的歐洲伙伴國家行政管理的特點、組織和運作的情況。課程目標是通過對國家行政管理政策的研究,深入了解歐洲聯盟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特點,通過比較研究,學生吸取到對法國行政管理有用的經驗。近年的課程涉及到的主題有環境、公共服務、國家領土整治等方面的政策。1998年的主題是衛生安全。 第二,社會問題研討課程。國家行政管理對于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這就要求學校在人員培訓中加強學生對法國當今社會現實的思索。根據研討課程的安排,社會問題的教學形式包括分組研習和為期2周的社會實地考察。邀請在該領域知名的專業人士開設講座作為課程的補充,以豐富學生的思考。全體學生在課程中撰寫的報告,為法國目前一些社會現實提供了更為清晰的認識。近年來社會問題研討課程的主題有:50年來的社會保險制度,21世紀的進程和演變,技術、經濟和就業的變化。1998年的主題為年輕人就業問題。 (3)個性化的培訓 開展個性化的培訓是為了滿足多方面的需求:完善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讓他們保持個人所學外語的不斷練習;開發學生的個性特色和提高個人素質;使每個人參與單項或集體的體育運動。以下主要介紹外語課程的教學。掌握一門或數門外語是職業工作的需要。語言教學韻安排和在學業考試中的位置表明了學校對學生外語學習的重視。因此,學校決定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學習2門外語,因為學生在離校進入行政管理部門工作后需要他們懂得多門外語。學院共開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