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德國和法國公務員培訓教育工作的考察報告
了12種外語的教學課程。考慮到學生在人校時對外語掌握的情況不同,因此,對每個學生2門外語的考試評分標準要求也不一樣。對學生第一外語的教學、學業考試的要求始終沒變,要求學生在外語書面和口語理解以及口頭表達能力方面,盡可能達到最高的水平,還要求對使用該語言的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有充分的了解。而對學生第二外語的要求僅側重于外語書面和口語的理解,因為每個學生在今后的職業生涯中,有時雖然不需要用某種外語寫作材料,但對用該種外語寫成的材料需要讀懂意思。同樣,作為公務員,需要聽懂電話交談或外語提問,然后用法語或其它熟悉的一門外語進行回答,在歐洲聯盟的決策機構中也通行這種溝通方式。為了提高語言能力并準備各項外語學業考試,學校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安排了約40周的外語學習,每周的學習時間,第一外語為2.5小時,第二外語為2個小時。學校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配備了最新技術的視聽教室,全日開放供學生自習。學校的語言教學和交流部門還與外國的政府和官方機構聯系,為學生在節家日和學校放假期間到國外旅行提供便利。 (4) 學生的實習課程 我們發現這里是先實習好學習,實習一般是在法國大使館或者省里進行。這一傳統是建校之初形成的。1945年這所學校由de gaulle先生建立,建校之初,沒有校舍沒有建筑物,因此,學員首先被派去實習獲得實踐經驗。從此后就形成了一個傳統,使得在社會事業機構里帶職培訓成為人民的共識。實習的一年是學員取得職業和個人滿足的一年,它是人生之涯中的一次暫停,又是一個職業的新的起點。在ena所教授的課程與大學所教的課程完全不同。我們培訓的是通才,但是并不教授任何理論,只是應用知識和實用技能。它是專業的,每個國內公仆都會在以后用到,具體有:基本公共會計學技能,法律寫作,交流和談判技巧,如何處理環境和公眾管理的基本知識。因為我們的學員來自于廣泛的不同的背景,因此我們已為那些需要在我們的一門課程中掌握基本技能的人整合了一些班級。許多學員已經了解了在這里什幺是教學。 三 德國和法國公務員教育培訓考察隨感 通過對德國聯邦高專和法國ena的公務員培訓教育的考察,結合我們所從事的民政公務員培訓教育有以下幾項感受。 (一)政府加大投入與培訓機構主動與市場接軌。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新的世紀,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經濟全球化、公共行政現代化對政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各國面臨著許多共同性的課題。與此同時,由于文化的和歷史的原因,當今世界依然存在著動蕩和不安。國家公務員作為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其素質的提高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這兩個國家都給預了足夠的重視配足了專門的培訓教育的資金。公共行政現代化政府運行的外部環境和社會基礎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必將對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政府效率、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對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和公眾的要求反應更加迅速,政府的決策和管理更加科學化、民主化,政府功能實現服務化等等。這些要求促使各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改革,“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現代化行政改革成為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如果按機構屬性和運行機制又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國家培訓機構,如我們所考察的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德國聯邦行政學院(fhb)、瑞士聯邦公務員培訓中心等。第二類是政府導向、依托市場機制運行的國家培訓機構,據我所知如美國fei,俄羅斯patc,葡萄牙國家行政學院(ina), 辦學經費的一半從培訓市場獲得。第三類是市場導向的國家培訓機構,英國公務員學院(csc)等 (二)形式靈活,全社會教育機構共同參與公務員培訓教育。 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發展歷史較長,如ena已有了60多年的歷史,在公務員培訓方面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培訓模式。隨著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在培訓機構、培訓者、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上都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1、培訓機構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 政府導向與市場導向相結合,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按辦學功能模式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短期、中期培訓相結合,以短中期在職培訓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第二類是“招、培、考、任”相結合,以“招錄—職前培訓—考評—任用”一體化項目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以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 )為代表,它以培養后備高級公務員為使命,把預選、招錄、中長期培訓、考評、任用結合起來,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在職前的定向培養,每個環節都按公平、公開原則層層選拔。第三類是以教育、培訓、研究為主的大學研究生院, 這些研究生院不僅開辦全日制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 (mpa)、公共政策(mpp)碩士研究生教育,還為公職人員開設非全日制的碩士學位課程和各種非學分制的短期培訓課程。 (三) 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 作為獨立培訓機構的培訓者或指導者,專職教師需要面對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成人學員,起著組織、引導、協調、輔導的作用,必須具備管理項目、掌握研究班課程、主持專題討論會的能力,要有豐富的閱歷和公職經驗。兼職教師一般是各相關學科專家、學者、知名教授,或者是相當一級的政府官員。專職教師隊伍按照“優化精干、結構合理和專業配套”原則組成,兼職教師主要從具有較深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省部級、司局級國家公務員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中選聘。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專兼結合,保持主要課程兼職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吸收兼職教師參加教學、科研和有關學術活動,使專、兼職教師協作配合、優勢互補。 (四)培訓對象多元化與國際化 許多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在培訓中高級公務員、在職公務員的同時,也對非政府工作人員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