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主任培訓講話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仁們:
大家上午好!
在雙十一課改現場會時,接到進修校一個領導布置的任務:在全縣教務主任培訓會上講一下教務主任“該做什么”和“怎么做好”的問題,心中誠惶誠恐:在下才疏學淺,怎么敢在各位面前“弄斧”?!但領導布置的任務必須完成,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在云楓初中擔任三年多教務主任的點點滴滴,希望對大家有一點幫助。
在說具體事情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從事教務主任的三個關鍵詞:“愛”、“學”和“思”。
第一個關鍵詞是“愛”:任何時候,與熟悉學校工作的人說起教務主任,大家都會說:教務主任從事著學校中非常辛苦和繁雜的工作。我們都同是“天涯淪落人”,對這個觀點肯定是非常認同的!既然我們的工作注定如此辛苦和繁雜,煩躁也好,牢騷也罷,都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能徒增我們內心的苦悶而已。李鎮西說過:“以什么心態對待自己的職業,將決定你的幸福感。當你對職業不滿的時候,要么改變職業,要么改變職業心態!如果我們把職業、事業和生活乃至人生都融為一體,不會覺得有什么累不累的。”我們改變職業的可能性很小,那我們就只有好好改變一下職業心態。是呀!不論這個職位怎么樣,既然校長信任我們,讓我們來擔任這項工作,我們就應該把這項工作做好。“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嘛。我從XX年進入xx初中籌備組,見證了云楓初中成長的全過程,對云楓初中的一草一木充滿著深深的感情。因此,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覺得在為著我心愛的學校添磚加瓦,都是在為云楓初中的發展盡職盡責。正因為心中對學校懷著深深的愛意,工作辛苦也好,事情繁雜也罷,周末加班也好,假期不休也罷,我都覺得是幸福和快樂的。正是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才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努力推動學校課程改革工作不斷向縱深發展;正是在這種心態下,我們認真耐心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把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當成我們前進的動力;正是在這種心態下,我們才想方設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的未來著想。我相信在座各位也是發自內心地“將學校當成自己的家庭至情珍視,將老師當成自己的親人真情關愛,將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傾情培育”,這樣的心理狀態下,我們工作的幸福感就要高得多!
第二個關鍵詞是“學”:我的讀書筆記本首頁上寫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至江海”。在這個知識爆炸、理論層出不窮的時代,特別是基礎教育面臨著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不斷學習教育教學改革前沿理論就顯得非常必要。我們現在有很多的培訓講座,我珍惜每一次培訓講座的機會,凡是專家講座對我們教育教學工作有啟發的內容,都及時記載在記錄本后面,及時用來指導我們的課改工作。從最初在開中校“竊聽”韓立福教授的講座到后來大大小小的培訓,從教務主任專題培訓到語文教師全員培訓,從與兄弟學校的交流以及到江蘇、上海、山東等課改名校的觀摩,無一不是我學習的難得機會。(展示筆記本后面問題),前次在南川聽趙桂霞校長的“引橋課程”時,就覺得趙校長對統計數據運用得非常好,結合我們學校的課改情況,寫下了“對全校教師課改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然后進行有針對性地培訓”的想法。前次李鎮西校長來開縣舉辦講座,其實李校長的講座最多的是“愛心”和“人性化”教育,講課堂教學改革的內容比較少,但我在其中捕捉到他講的一個點,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完成后,小組內對子間互相講解”,填補了我一直在思考的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有效提高學生掌握基礎的能力問題。在座各位行家在這個方面肯定比我做得更好,希望今后有機會多多交流。
第三個關鍵詞是“思”:學校教學工作千頭萬緒,在這個不斷強調改革變化的時代,很多事情都是在不斷“反思-優化-完善”這個過程中做好的。對于我們教務處工作來說,不論是教學常規工作、課堂教學改革工作,還是課程資源開發等等各個方面的事情,都需要我們開動腦筋,盡心盡力地把事情做得越來越好!我習慣在每次大型活動(諸如高考考務、課改現場會)之后寫反思,記載自己在這次活動中的成功之處和下次值得改進的地方。平時凡是發現工作中有什么不合理或者效率低下的情況,也總是思考解決辦法并記載。
接下來,我就從教學常規管理、課堂教學改革、課程資源開發這三個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 精益求精教做好學常規工作
教學常規工作繁雜而瑣碎,但如果稍有不注意,就會給我們帶來工作上的被動,影響學校工作和我們自身形象。如果在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的話,各個方面的工作就會順利得多,減少了失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