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主任培訓講話稿
(2)考室布置:學校形成明確的各個層級的考室布置要求,每次考試前學校發布考試規格(高考、中考、期末、平時),要求班主任按照其規格布置考室,由各蹲點行政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
(3)監考要求:監考工作要求各位老師嚴格監考,如果有在監考時翻看手機、看報、做題等情況,我們采取照相曝光的方式進行處理。
(4)閱卷規范:各個年級交叉閱卷,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首先組織全體教師熟悉參考答案,合理進行工作分配并填表確認。除使用電子閱卷系統閱卷外,閱卷結束后各閱卷教師在相應位置簽字,加分教師也要在相應位置簽字,并要求對試卷加分情況進行復查的試卷不少于總量的三分之一。
(5)成績分析:現狀電子表格的功能非常強大,讓我們對成績分析這項工作變得不再艱難。我們對每次統一組織的測試都分析平均分、優生率、合格率及差生率,將成績分析的結果分科目下發給每個教師,讓每個老師明白自己的教學業績,并作出科學全面的試卷分析。
9.功能室管理:明確管理規則,由專人負責,做好日常記錄,多多巡查,定期進行評比獎勵。
10.檔案管理:
按照教委初中教育質量綜合考評方案建立檔案盒,平時工作過程中,相關檔案資料進行歸納整理,裝入相關檔案盒中,避免臨近檢查時到處找資料的現象。
二、課堂教學改革要扎實創新
1.信念堅定:
說到課堂教學改革,現在很多教師甚至個別領導,都覺得我上課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去改革喲。還有人認為,我在上面講逼著他學他就不學,你指望學生自己主動去學呀?!真是該你的!推行課改是國家行動,勢在必行。不搞課改,大的方面講,就是沒有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是違法行為;中觀來講,開縣教工委、教委、進修校在強力推行課程改革,不改的話,肯定不好交代。小的講,不履行教師職責,對學生不負責任。對于自己來講,太寬容自己,事業上要求不高,隨波逐流。從實際的角度來講,推動課改可以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可以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效益,提高教學成績。正如陳廷海主任講的“上等人不說就做,一等人一說就做,二等人邊說邊做,下等人說也不做”,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一等人甚至是上等人,反正是要做的,為何不早點去做呢?!通過我們這三年的實踐證明,真正用心去改革的教師不但自己輕松,教學業績也非常好!那些一直抱著個梅子樹棒棒不換肩的老師,不但自己壓力大,教學效果差,而且學生也非常不喜歡!這其實就是“砍柴與磨刀”的關系。我們作為教務主任,作為教學工作的領路人,更要有堅定的課改信念。不管別人怎么說,不管用多少困難,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堅定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2.理念明確:在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的基本理念要明確。不管用什么模式,不管用什么方法,不管用什么提法,但不論是從總的趨勢還是各個課改學校的特點來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讓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再合作探究這個總的理念不能變,“相信學生、解放學生、依靠學生、發展學生”的課堂教學方向不能變。對教師始終秉承一個理念:一個具有新課程理念的教師在課堂上不是一個“野蠻”的灌輸者和“優雅”的表演者,而是一個發動學生學習的“縱火犯”,去點燃藏在每一顆頭腦里的小太陽,從而讓課堂形成核反應堆效應。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創新運用保障機制,建立真正有效的小組競爭機制,構建真正的高效課堂這個教學思想不能變。因此我們聽課不看老師是如何表演的,只關注學生是如何在老師的激發調動下學習的。
3.頂層設計
到底我們應該怎么改?課改之路,學校層面首先應對本校課程改革頂層設計。作為領導成員,特別是教學塊的領導成員,應對本校課改的總體目標、實施步驟、模式構建、導學案設計、合作學習小組建設以及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有一個明晰的認識并形成明確的方案及指導性文字,或者說模式,讓所有老師有一個明確的方向。說到模式,大家可能頗為反感。我們認為,模式是課改初期的一個路線圖,是給那些不知道怎么課改的老師一條明確的課改道路。在課改理念深入人心后,應該達到“破模”甚至“無模”的境界。如果沒有模式的話,可能下面的老師就會說,你們就不知道怎么搞呢,還叫我來搞課改?那樣的話,推行課改的困難可能會更大!我們學校在開班辦學之前通過多方學習和考察,研制出《云楓初中課堂教學改革指南》,對課堂教學改革的等內容進行了詳細描述。在其后的過程中,對這個教學模式的運行情況進行分析、反思、總結和提煉,形成我校現在的“345”互動生本教學模式。這個模式相對于原先模式,提出了模式建立的理論基礎,指出了這個模式的特點,細化了不同課型的教學流程,特別是增加了四大保障機制(即班級文化建設、小組文化建設、小組評價機制、學生個人激勵機制),相對于其他學校的課改,這是我校的亮點所在! “345”互動生本課改模式運行一期后又進行了優化,特別是對“回顧復習課”、“檢測評價課”的流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使模式的流程更加符合教學實際。我們又采取多種措施豐富 “345”互動生本課改模式的內涵,提出了“123456”行動策略。用一個總的模式去指導各個學科的教學明顯是不符合教學實際的,我們又分學科分課型打造學科教學模式。我向大家介紹這一系列動作的原因就是想告訴大家,任何一個頂層設計完成后,都應該在實際操作中逐步優化完善,使總體方案更具有指導性,使各位老師的方向更加明確。也讓老師感覺到,整個學校從上到下都在認真思考怎么搞好課改,對老師增強課改的信心也很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