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務主任培訓講話稿
1.編制計劃和行事歷:說到計劃,都覺得是老套,一般都是由網絡搞定。我們學校編制教學工作計劃的依據是教委、進修校關于教育教學以及課程改革方面的方針政策,緊密結合上期期末教師“我為學校進一言”中關于教學方面的意見建議和學校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來期教學工作計劃,并用行事歷對計劃進行細化,將行事歷張貼于教務處辦公室的墻上,完成了的就打鉤,沒有完成的反思原因,制定完成計劃。
2.招生及學籍工作:不論是鄉鎮還是城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我們都要嚴格遵守教工委、教委的劃片就近招生政策。戶籍是本學區的學生就招,屬于上級規定的其他類學生符合資格審核的就收。對于插班生,我們的做法是學校審核資格,然后再按照材料清單準備相應學籍材料,準備齊全后再注冊,避免了學籍異動審核時材料不齊全。
3.教師安排:教師工作安排要統籌考慮到全校教師情況,然后綜合考慮各位教師的能力、性別、性格、處事風格、工作量等等諸多因素,盡力做到強弱搭配、男女搭配、剛柔搭配、均衡搭配,使每個班級的任課教師團隊都能形成競爭力。
4.課時安排:在排課表之前,要充分了解并尊重各個老師的合理要求,盡量做到人性化。安排好各教研組活動時間和學校集體會議時間安排,避免課表與集體活動沖突。排制課表時應嚴格遵守重慶市XX年頒布的課程計劃和相關政策要求,開齊開足課時。相對于班數較少的學校,課表初步編制完成后,應對課表進行仔細審核,看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某一科目的課完全集中在前半段或者后半段,比如某一科目的課完全集中到了一天或者2天,沒有均勻分布;相對于班數較多的學校,課表經過審核后可能還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我們就試行課表一周,經過試行,老師覺得課表有什么不恰當的地方向學校申報或者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自行調整后報教務處備案。試行結束后再下發正式課表。
5.指導教師:教師個人專業發展規劃包括教師近期、中期、遠期的發展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具體步驟和方法,通過表格的形式記錄教師專業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劃由學校統一培訓后教師自我確定,然后交掛靠教研組的行政進行評審。教師專業成長情況每年由掛靠行政提出鑒定意見交行政會討論,其過程資料及鑒定意見裝入教師專業成長檔案袋。
6.教研活動:每周按“定地點、定時間、定內容”的要求開展常規備課組及教研組活動,每周半天,并由蹲組領導和教務處進行考核,每年度評選優秀備課組和教研組。
我們原先的教研活動流程是:
1.總結本組上周工作特別是課改工作取得的成績和有待改進的地方。
2.有針對性地學習相關課改理論。
3.布置本組本周工作,對本周要突破和解決的問題作出安排。
4.討論、優化導學案,盡力將先進經驗運用于導學案中。
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每位教師要有會議筆記,在教學常規檢查時檢查并做好記載。
現在我們現在正在嘗試學科內團隊教研的方式,即每個教研組成員根據自愿原則組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合作討論,提出課改中急需解決的課題,然后查找資料組織全組教師進行理論學習,提出本組的看法和見解,聽取其他小組對本課題的看法和建議,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再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驗證,再根據課堂實驗驗證的結果對問題解決方案進行優化,最后出版《云中教研簡報》,對本組解決本課題的整個流程和成果進行物化。各個小組輪流承擔教研任務,從而讓每個老師真實有效地參與課改研究活動。。
7.常規檢查:每個學校都在常規檢查,這也是最容易流于形式的一個事情。我們學校由于是集體備課,我們對于教師備課的檢查主要是檢查教師對導學案的復備以及個性化修改情況,這就避免了教師在臨近檢查時抄教案的情況。檢查后對教師的教學設計進行展覽,讓各位老師的工作情況呈現在大家面前。對教師上課情況我們是通過帶錄像機推門課的方式進行的。我們檢查作業批改及考生的情況是通過隨機抽查該任課教師任課班級一個小組作為該教師的情況。
8.考務及成績分析工作:
(1)試題命制:平時測試的試題命制要求各教研組有命題人和審題人,共同對試題負責。要求命題人在教研會議上闡述命制試題的依據,包括課程標準的對該知識點的要求、中考說明中的要求以及歷年中考(期末考試)對該知識點的考試形式,并要求試題緊密結合時事情況,有原創試題。整個教研組討論優化后再進行修改,由審題人簽字確認后打包上交。如果試題有疏漏,不允許用廣播系統進行糾正,必須由命題人和審題人到各個考室親自糾正,倒逼各位老師認真命制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