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質量表彰暨2019年教育工作會上的講話
(五)積極實施教育惠民工程,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
一是完成了七所XX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改造工程,總投資396萬元。
二是積極實施新州三小、重安幼兒園受地質威脅學校搬遷項目,總投資320萬元。目前新州三小教學樓基本完工,綜合樓已完成主體工程;重安幼兒園搬遷建設項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三是完成了中小學校舍的安全排查和維修改造方案的編制;編制完成并上報農村初中校舍(二期)規劃,總規劃項目初中8所,小學寄宿制學校39所。
四是努力做好捐資項目申報和竣工資料的報送。完成了4所臺胞朱英龍先生捐助項目的申報,獲捐資73萬元;完成挪威亞略巴古基金會的援助項目茶園小學建設項目,獲捐資40萬元。
五是完成了縣特殊教育學校建設項目各項前期工作。
六是以“整臟治亂”為切入點,全力抓好校園文化建設。通過校園環境督導評估,用十萬元獎勵和鞭策學校著力推進校園亮麗工程建設。積極組織廣大師生參加“講文明、凈家鄉、愛學校”為主題的建設生態和諧富裕新公益活動。XX年,新州一小等三所學校被授予縣級“綠色學校”,民族中學等三所學校被授予省級校園文化建設先進學校,縣教育局被縣人民政府授予“xx縣第二屆縣長環境保護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并榮獲XX年度全縣“整臟治亂”年度目標考核第一名。
(六)不斷豐富德育內涵,推進素質教育邁上新臺階
一是舉辦了“我們的節日·清明節”全縣中學生課堂作文大賽、“祖國好,家鄉美”小學生講故事、中學生詩歌散文比賽、全省中華詩詞校園評選活動,開展了“遠離網吧,勤奮學習,以優異成績向偉大祖國六十周年獻禮”萬名中小學生簽名宣誓活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 “祖國萬歲”中小學生歌詠比賽、“陽光下成長”全縣第三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法律伴我成長八個一”等一系列活動。通過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現素質才能的平臺,著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是大力打造校園特色文化,“一校一特色”的民族民間文化進校園活動已全面鋪開,苗族歌舞進課堂、進大課間活動已全面啟動。召開了全縣中小學民族民間文化進課堂現場會,命名了16所縣級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民族民間優秀文化的傳承保護工作科學有序開展,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第三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中我縣有三人獲獎。民中被命名為“黔東南州民族民間文化教育項目學校”,舊州中學被省教育廳、省民委、省人事廳評為“全省民族民間文化教育活動先進集體”。
三是大力加強普法教育、國家安全知識教育和禁毒教育,師生學法用法意識明顯提高。
(七)積極實施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程,師資水平明顯提升
一是加強中小學校長的素質提高培訓工作。開展了第二期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參訓的39名小學校長全部取得了任職資格;制定了《學校教育工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標準》,推進學校管理水平。
二是組織125名中小學教師到重慶西南大學進行通識性培訓,進一步提高我縣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是以網上培訓為突破口,積極探索教師培訓新途徑。完成了福建師大遠程網絡平臺的首輪培訓工作,全縣參訓的2275名中小學教師基本完成了規定的培訓學時任務,合格率達91%。
四是組織全縣中小學教師參加了全州教材教法考試和課堂教學考核,合格率82.1%,促進廣大教師積極鉆研業務,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五是以師德建設為核心,強化中小學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全縣中小學教師全部通過了XX年貴州省專業技術人員職業道德考試和全州《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考試。王啟珍老師榮獲XX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是我縣眾多育人楷模、師德模范的杰出代表。
(八)以人為本,工作作風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
一是全面啟動電子政務和“校校通”信息平臺,修訂《縣教育局工作規程》等管理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是全力抓好安全生產,確保師生生命健康安全。開展了校園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集中整改;建立了“兩課一演練”的安全教育長效機制,扎實開展各類安全教育和安全應急演練,提升了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救護能力;扎實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校園周邊環境得到有效治理,信訪維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是抓實甲流防控,堅決落實“晨檢、午檢”制度和零報告制度,全力防控和消除甲流對學校師生生命健康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