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改驗收會議上的講話:只要方向對,不怕路遙遠
1、認識提升,視課改為“課題”。我們積極創造條件,成功將“提高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模式研究”申報為荊州市教育科學十二科研課題。制定了課改啟動、試點、推進、總結的詳細規劃和實施方案。
2、領導先行,示范就是推動力。課改是需要氛圍的。輿論就是力量。我親自示范為課改啟幕,吹響改革的號角;為全校教師上第一節示范課,作第一個培訓輔導,寫第一例評課報告;我帶領班子全員、全程、全科參與每一節研究課的備課、觀摩和評課。學校就是要用領導班子的奮斗與執著精神喚起教師參與課改、專業成長的沖動。懷疑的聲音越來越少,參與的教師越來越多,課堂的變化越來越大。令我們感嘆的是,課改,最大受益者是學困生。課改的教室里,我們時時能聽到師生生命拔節的聲音,他們的展示與質疑讓我們驚嘆。
3、兩風整頓,全員參與培學風。膽略比素質重要,堅持比方法更要,執行比口號更重要,推進課改的關鍵是培育良好的“學風”。
一是落實“安靜班級”。一個月的“凈化校風、培育學風”主題教育,從“頭”始,查不雅發型,倡“手語操”,禁“手機”,又發限“吃”令,降“噪”令,還讀書一個寧靜的空間。教室內外再無喧嘩吵鬧、川流不息現象,除了書聲朗朗,笑聲朗朗,歌聲朗朗,便是安安靜靜。我們請全校教師和家長一起驗收手語操、跑操,抓的是氛圍和精神面貌。
二是落實“提前候課”,倡導“按時就是一種遲到”,所有教師提前10分鐘進班候課。
三是落實“選課坐堂”,班主任每天在教室坐堂一節,任課教師每周到本班教室坐堂兩節。今天,班主任在教室備課批改輔導蔚然成風。
四是落實“學法培訓”。班主任在小組建設與合作學習上培訓效果明顯。我們還采取八年級學生對口到七年級課堂看課的方式轉變八年級學生的“課堂觀”,培養他們自主學習、主動展示、積極質疑的好習慣。
五是落實“每周基礎測評”和“每周假期作業”。怎樣確保活躍的課堂中學生知識的落實,我們推行的是“每周基礎測評”,彌補課堂不足,力求基礎達標。我們倡導“假期家庭就是課堂”,五大學科每周必有家庭專業,家長簽字,教師批閱,讓學習占據學生的更多的時間。
通過上述舉措,參與課改的七年級、九(1)班的課堂上你爭我搶、歡呼雀躍的氛圍正在形成。
五、深化:更開放、更規范、更有活力的課堂和管理
良好的開局堅定了我們課改的信心。后一階段,我們的主要思路和目標是:更開放、更規范、更有活力的課堂和管理。
1、專家引領。請名師到校現場再會診。我們已聯系荊州市北門中學講學團于明春開學到校現場診斷我們的新課堂并再進行現場示范。
2、課堂驗收。我們將以“大眾評審”的方式隨機抽取11名教師擔任評委,驗收每一位課改教師的預習、展示、反饋、綜合課的“達標課”,以學生參與率、目標達成度和學習規范性為評價硬指標。凡驗收不合格的教師,要反復執教研究課、試教課直到驗收達標。
3、開放課堂。事實證明,現在課改班級的學生面對幾十人的“看課”已習以為常處變不驚了。“教師坐堂”制度的實施也讓教師聽課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自由“推門聽課”了。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力度,每周設置一天“課堂開放日”,由班主任約請家長到校看課2節。既要影響家長,也能幫助我們不斷建設更規范、更嚴謹、更活躍、更有效的新課堂。
4、學案競賽。今年寒假,我們將啟動全員參與“課堂自主導學案”的編寫競賽活動。將組織全校語、數、英教師共同針對七年級、八年級的下冊教材編寫“課堂自主導學案”,統一體例,優化組合。將學案變成真正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學校開支專項經費對選用的優秀學案進行獎勵。
5、集中曬課。課堂驗收環節結束后,每周拿出一個學科的一節課在全校進行展示。
今天,我們越來越深刻地感受到“師生關系就是教學質量,學生參與才是課堂效益”。我們的思考和倡議也越來越讓很多老師產生共鳴,并化之為行動。我們在思考,有沒有一種新的教育質量增長方式,既能滿足人們對學科高分數的追求,又能將素質教育融入其中?我想,以新課堂為著力點,以中考為落腳點,是必需的。事實再一次證明,誰該為低效課堂埋單,只能是我們教師自己!誰為薄弱學校摘帽,也只能是我們教師自己!
只要方向對,不怕路遙遠。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觀念引導行動。始于一次改變,或者,希望就在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