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寫作的快速成文技巧
如何正確選用文種?限于篇幅,筆者不能展開細述。概括講,就是要了解、熟悉公文種類,作者只有具備相應的文體知識,熟悉不同文種的功用特點,才能根據行文需要正確選用文種。而了解、熟悉公文種類的功用特點和適用范圍,最權威的依據就是兩個公文法規性文件:XX年8月24日發布,XX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和1996年5月3日發布的《中國共產黨機關公文處理條例》。另外,有一些特點、功能相近,適用范圍不太好區分的容易混淆的文種,使用時要格外注意,不要用錯。如公告、通告和通知,獎懲性決定與表彰批評性通報,報告與請示,請示與請批函,批復與批準函,報告與意見等。如何區分這些容易混淆的文種,另有專家學者撰文專論,此不贅述。
四、遵循思維規律,理清寫作思路
快速寫作要求作者要有清晰的寫作思路(套路),主要寫什么內容,分幾個步驟、層次,如何開頭和結尾??都要成竹在胸。
公文程式化特點明顯,同一文種、類型公文的寫作思路大體是一致的,它們都遵循共同的思維程序和規律,給公文快速寫作在構思環節奠定了基礎,這就是人們所謂公文寫作思維模式的功用。如祈使類公文的目的和作用是告知受文者:發文者欲做某事,并要求受文者有所行動(幫助、執行、遵從),所以其寫作思路就是: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如命令、決定、大部分的通告、通知以及請示、批復、函、意見等祈使類公文都可以運用這種方法構思。而告知類公文的目的和作用則只是讓受文者知曉某事,并不要求有所行動,所以寫作思路就是:為什么做是什么怎么樣。如公告、一部分通告、通知以及通報、報告等告知類公文可以運用此法構思。絕大多數公文的寫作思路都可以分成這樣前后相互關聯的三個步驟,有人稱之為“三段思維法”。當然,這只是就大類而言,如果具體到某一文種或某一文種小的類型,寫作思路還可以劃分得更細一些。如事故報告的寫作思路可以分成四步:(1)情況介紹:概述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嚴重后果以及事后的善后處理隋況;(2)分析原因:分析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層原因;(3)吸取教訓,采取防范措施;(4)對事故主要責任者的處理。
熟悉和掌握各類公文寫作的思維模式,遵循邏輯思維規律,就能迅速理清公文寫作思路,達到迅速構思、快速寫作的目的。
五、掌握結構模式,迅速判斷套用
文章結構是作者思路的書面物化形式,公文作者的寫作思路反映在文本結構中就形成了公文的層次安排。如上述“三段思維法”表現在公文結構中就形成了公文的三個大的層次(部分),一般公文寫作教科書將其概括為:緣由事項要求(或結語),這就是公文內容的邏輯結構模式。它是對各公文文種結構特點的概括和總結,適用于許多文種的寫作,可作為公文結構的基礎范本參考、借鑒、套用。這三部分的常見寫法如下:
開頭緣由部分主要說明發文原因、依據、目的,開宗明義,概括地交代行文的基本意向或情況,并提起下文,讓讀者知道為什么發文。這部分寫法有一些較固定的模式,常見的有概述式、根據式、目的式、引述式等。中間事項部分圍繞行文的基本意向展開內容,敘述情況、分析問題、制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原則、方法和措施,讓讀者明白怎么做。常見寫法有段組式、條款式、小標題式等。結尾要求部分提出要求、請求、希望、號召等,常用一些慣用語和請求式、總結式、強調式、呼應式等模式作正文的結束。也有公文不要專門的結尾,正文寫完,自然結束,全文只有兩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