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綱的寫作及范文
生產力包括三個物質要素,即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還包括兩個非物質要素,即科學技術與管理?茖W技術的特點是必須體現在三個物質要素中,才能成為現實的生產力;管理則是三個物質要素的合理組織,它和科學技術相反,不是體現在三要素中,而是把三要素組織起來。組織得好,一加一會等三;組織不好,一加一會等零或負數?梢哉f,三個物質要素要借助管理和組織,才能成為現實和社會生產力。
世界各國學者都承認,經濟的發展要借助兩個車輪:科學技術與管理。我認為管理具有更重要的作用?茖W技術可以提高生產力三要素的水平,但這些要素水平再高,不組織起來就不能發揮作用。
管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實現四個現代化必然要求相應地實現管理現代化,F在世界面臨著新的技術革命,給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提出了更加嚴重的任務。但是,世界歷史證明,后進的國家往往會后來居上,成為世界的技術與經濟的中心。21世紀的技術經濟中心會不會轉向中國呢?我認為是完全可能的,我們要有這個雄心壯志,實現這個雄心壯志,一靠改革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制度,解放生產力;二靠生產技術現代化和管理現代化,提高生產水平。為此,我們必須把管理現代化作為一個重大的戰略任務來推進。
二、馬克思關于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學說是我們實現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指導思想
什么上管理現代化,有各種不同的解釋,認識是逐步發展的。要弄清什么是管理現代化,必須先弄清什么是管理。
什么是管理,也有各種不同的解說:把管理分析為三種功能、五種功能等等。如果概括一點來說,我認為管理的功能就是組織。值得分析的是組織什么?這就涉及馬克思關于管理具有二重性的學說。
馬克思地分析資本主義企業管理性質的時候,曾指出管理的內容具有二重性,他說:“凡是直接生產過程具有社會結合過程的形態,而不是表現為獨立生產者的孤立勞動的地方,必然會產生監督勞動和指揮勞動。不過它是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凡是有許多個人進行協作的勞動,過程的聯系和統一都必然要表現在一個指揮的意志上,就象一個樂隊要有一個指揮一樣。這是一種生產勞動,是每一種結合的生產方式中必須進行的勞動。
另一方面——完全拋開商業部門不說——凡是建立在作為直接生產者的勞動者和生產資料所有者之間的對立上的生產方式中。都必然會產生這種監督勞動。這種對立越嚴重,這種監督勞動所起的作用也就越大“。(《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431頁)
馬克思在這里所說的二重性,前者是人們進行集體協作勞動所產生的管理職能,他把這種職能概括為”監督“。它體現著一定的生產關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它起著維護資本主義剝削關系的作用。
馬克思這些話說明,管理的職能,不單是合理組織生產力的問題,還與人們生產方式直接聯系的另一方面。前者的基礎是自然規律,沒有社會性,階級性;后者的基礎是經濟制度和生產關系,具有社會性、階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