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綱的寫作及范文
社會主義企業還要進行商品生產與交換,勞動過程既是創造使用價值的過程,又是創造價值的過程。價值實質是生產關系的體現。所以仍然具有二重性。
根據這一學說,我們對如何實現管理現代化,就要作些分析。
我們要實現的現代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現代化不能理解為外國化。我們要努力吸引和引進外國對我有用的經驗,但結外國的管理要用管理的二重性作些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的管理不論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管理,必然如馬克思所說的具有二重性。因此,我們引進的時候就要有所分析。
應當承認我們在管理上,總的來說是落后的。但要分析,在什么方面落后?主要是在生產力組織方面落后。至于與生產關系、社會制度聯系的方面,是否也落后呢?例如在分配制度上,我們實行按勞分配,不管還存在多少不完善的地方,就制度整體來說,是走在歷史的前面的,怎么能說比資本主義的工資制度還落后呢?
但是我們在生產力的組織方面,包括管理組織、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許多方面都比較落后。這些除了我們自己要創造經驗外,還需要從資本主義國家吸取先進的經驗。資本主義企業有些管理內容,雖然帶有資本主義特性,但在方法上經過選擇、改造也可以為我們所借鑒。因此就有一個社會主義化的問題。
有些管理辦法,在引進的時候,一要考慮國情、廠情,完全照搬不一定切合實際;二要把學、改、創造結合起來,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管理,這就是中國化的問題。
我非常贊成袁寶成同志對借鑒國外管理經驗所概括的四句話,即“以我為主,博采眾長,融合提煉,自成一家。”
三、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企業管理體系
企業管理的內容很多,國外可以借鑒的現代化管理經驗也很多。這幾年從推廣全面質量管理開始,在國家經委,企業管理協會、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等各方面的倡導和推動下,我們開始把引進國外管理經驗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許多企業結合自己的實際,另以運用推廣,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怎樣通過博采眾長,融合提煉,最后能“自成一家”呢?我認為,我們民族是一個從來善于經營管理的民族。在社會制度上我們是走在歷史的前面的,目前正處在大變革的時代,經過不長時間的努力,我們一定能夠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性質的管理體系,在國際上要形成一個中國的管理學派,這個學派不是靠個人來創立,要靠中國理論界與實際部門集體努力而形成,所以是“中國管理學派”,我們要有這個雄心壯志。但是這事,從今天就應開始邊實踐、邊形成,而不是到了哪一天突然出現。
我認為這幾年進行體制改革和企業整頓,同時在管理現代化上,也進行了大量實踐,一個粗略的企業管理體系已在形成,這個體系概括起來就是“一制四全”。
“一制”,即又有民主,又有集中的企業領導制度,它體現了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特色。
“四全”,是四個全面管理,即以完成國家計劃,實現企業經營決策為目標的“全面計劃管理”;以技術進步和產品開發為目標的“全面技術與質量管理”;以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的“全面經濟核算”;以提高職工積極性和人才開發為目標的“全面人事勞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