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論文的格式
3.4 摘要的寫作要求
根據有關規定,可以把摘要的寫作要求歸納成如下幾點。
1)用第三人稱。作為一種可供閱讀和檢索的獨立使用的文體,摘要只能用第三人稱而不用其他人稱來寫。
2)簡短精練,明確具體。簡短,指篇幅短,一般要求50~300字(依摘要類型而定);精練,指摘錄出原文的精華,無多余的話;明確具體,指表意明白,不含糊,無空泛、籠統的詞語,應有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
3)格式要規范。盡可能用規范術語,不用非共知共用的符號和術語。不得簡單地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并切忌羅列段落標題來代替摘要。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一般不出現插圖、表格,以及參考文獻序號,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分段。摘要段一般置于作者及其工作單位之后,關鍵詞
之前。
4)文字表達上應符合“語言通順,結構嚴謹,標點符號準確”的要求。摘要中的語言應當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則、修辭規則和邏輯規則,不能出現語病。
4 關鍵詞
關鍵詞是為了滿足文獻標引或檢索工作的需要而從論文中選取出的詞或詞組。
關鍵詞包括主題詞和自由詞2個部分:主題詞是專門為文獻的標引或檢索而從自然語言的主要詞匯中挑選出來并加以規范了的詞或詞組;自由詞則是未規范化的即還未收入主題詞表中的詞或詞組。
每篇論文中應專門列出3~8個關鍵詞,它們應能反映論文的主題內容。其中主題詞應盡可能多一些,它們可以從綜合性主題詞表(如《漢語主題詞表》和專業性主題詞表(如nasa詞表、inis詞表、test詞表、mesh詞表等)中選取。那些確能反映論文的主題內容但現行的主題詞表還來不及收入的詞或詞組可以作為自由詞列出,以補充關鍵詞個數的不足或為了更好地表達論文的主題內容。
關鍵詞作為論文的一個組成部分,列于摘要段之后。
5 引言
5.1 引言的概念和內容
論文的引言又叫緒論。寫引言的目的是向讀者交代本研究的來龍去脈,其作用在于喚起讀者的注意,使讀者對論文先有一個總體的了解。
引言中要寫的內容大致有如下幾項。
1)研究的理由、目的和背景。包括問題的提出,研究對象及其基本特征,前人對這一問題做了哪些工作,存在哪些不足;希望解決什么問題,該問題的解決有什么作用和意義;研究工作的背景是什么。
要回答的問題比較多,只能采取簡述的方式,通常用一兩句話即把某一個問題交待清楚,無需贅言。
2)理論依據、實驗基礎和研究方法。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論、原理和方法,只需提及一筆,或注出有關的文獻。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術語,則應加以定義或闡明。
3)預期的結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義。要寫得自然,概括,簡潔,確切。
5.2 引言的寫作要求
1)言簡意賅,突出重點。引言中要求寫的內容較多,而篇幅有限,這就需要根據研究課題的具體情況確定闡述重點。共知的、前人文獻中已有的不必細寫。主要寫好研究的理由、目的、方法和預期結果,意思要明確,語言要簡練。
2)開門見山,不繞圈子。注意一起筆就切題,不能鋪墊太遠。
3)尊重科學,不落俗套。有的作者在論文的引言部分總愛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能力表示謙虛,尋幾句客套話來說,如“限于時間和水平”或“由于經費有限,時間倉促”,“不足或錯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等。其實不可不必。因為,第一,這本身是客套話,不符合科學論文嚴肅性的要求。第二,既是論文,作者應有起碼的責任感和自信心。這里的責任感表現在自我要求不能出差錯;自信心表現為主要問題上不會有差錯。否則就不要投稿,不要發表。第三,水平高低,質量好壞,應讓讀者去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