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出彩的捷徑
記得爺爺最愛吃饅頭,奶奶一年要不停地做饅頭。當那蒸氣慢慢地向上鉆,跑到天花板上時,煙霧籠罩了整個廚房,也在我的牙縫間穿梭。往往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奶奶會把做饅頭剩下的已經發酵的面團放在桌上,拿搟面杖來來回回地撫平,然后改大刀切成長條,最后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旁邊的火燒得很旺,水咕咕地冒泡了,奶奶把一大把面灑下去,拿勺子來回攪幾下,最后不緊不慢地蓋上鍋蓋。往往這個時候,我便會踮著腳,拼命盯著鍋沿,想看面什么時候能熟。
當我專心致志等的時候,奶奶已準備好配料,麻利地掀開鍋蓋,依次丟進配料,再淋入麻油,放入香菜。一股好聞的面香立刻鉆入我的鼻底。不等奶奶說,我便飛快地坐到椅子上,拿好了筷子。奶奶見我這樣總是先慈祥地笑一下,然后吩咐我慢點吃。我哪里聽得進去,張開嘴就往里送,立刻我舌尖都麻了。那面條剛碰到舌尖,一點微微的辣和酸便在口腔是跳起了雙人舞,它們陶醉了味蕾,伴著麻油的香味,蔓延到我的全身,我抱著碗“呼呼”地往下灌。當時的我狼吞虎咽,哪里顧得去仔細品嘗。
如今,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身體不再是那么麻利,住到了城里,家里再也沒有做過饅頭與寬面了。即使是逢年過節,也只是隨便買一些用于祭祀罷了。我曾經在面館里吃過各種各樣的寬面,可味道沒有記憶里的那般美好。
我漸漸地明白,人生像是一次旅行,沿途的風景充滿了誘惑,路上也會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現,但風景總會悄悄離去。唯有那些回憶會一直陪伴你,就像那舌尖上滾燙的記憶。
簡評
兩文從寫作內容及整體思路上看,差別不大,然經過修改之后的升格文,卻有化繭成蝶的效果。細細探究其亮點,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側重烘托,景物含情。雖是寫美食,升格文卻出人意料地引入了一段景物描寫。無論是“麥海隨風搖曳”的金黃畫面,還是爺爺奶奶在風景中辛勤勞動的情景,均仿佛讓人嗅到了清新的面香,品味到了面條里蘊含的那份美好情感。筆墨不多,卻讓文章大為添色。
2.反面迂回,突出主旨。升格文一改原文一味正面記敘的方式,在收束時將媽媽做面的情景,修改為“家里再也沒有做過饅頭與寬面”,頓時讓人生出無限懷念。這種反面迂回的筆墨,讓情節有了波瀾,并且由物及人、由事入理地挖掘出了美食給自己帶來的無限美好與幸福,自然地升華了主旨。兩相比較,升格文真是漂亮了許多。
【升格啟示】
記敘文出彩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定要學會巧妙而綜合地表達。具體而言:
1.“敘”的思路要開闊。要將所敘之事及所寫之人寫活,除了要有細節上的成功刻畫,還得打開思路,學會由此及彼、由今及古及展開聯想。如此一來,內容才會呈現充實之美。
2.“敘”的詳略要恰當。對于正面描寫的內容,得潑墨如云,重點地寫;對于側面或反面敘述的內容,則要惜墨如金,簡要襯托。如此安排,才會收到相映生輝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