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調查研究與寫好調研報
6.提高的途徑——三條
一是多學多練。調研水平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您別覺著現在的東西不行,只要您努力,說不定哪一天您就成為調研高手;您也別覺著您的東西不錯,只要您用心,說不定哪一天就看著原來的東西不是東西。只要您不滿足現狀,善于學習和積累,善于在學中干、在干中練,您的調研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二是反復推敲。大伙都不是神,沒有“一眼望穿”的本事。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都得一步步來。應該說,形成一個結論、確認一種觀點并且準確無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拿不準的事可以先放一放,過些日子再拿出來看看,就有可能看出問題、看出破綻,什么時候覺著成熟了,再拿出來給領導參考。
三是相互爭鳴。爭鳴是一種開拓視野、完善思路、提高調研水平的好辦法。這一點,我們搞調研的同志深有感受。我們的一些東西,就是在相互爭論中形成的,就是在互相否定中提高的。建議大家遇到問題,不要光自己憋、自己想,可以拿出來讓大家挑挑毛病。這將非常有利于您的提高與長進。
7.搞好的要求——三點
一是耐得住寂寞。調研是個苦差事。要想把調研搞深搞透,就得一絲不茍、一心獨用,就得耐得住清苦、熬得住清凈,甚至需要舍棄與朋友聚會、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和機會,所以您得有不怕寂寞和艱苦付出的思想準備。
二是坐得住屁股。不管您是什么性格,內向還是外向、深沉還是張揚,要干這個活,就必須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了解情況;就必須穩下心來,老老實實地進行研究。胸脯子上長草、屁股底下長蒺藜,干不了這個。
三是習慣于積累。好腦子比不上爛筆頭,不管您的記憶力多好,都要形成做筆記的好習慣。要善于記、善于想。記得全,需要的時候就能夠信手拈來;想得深,研究的時候就能夠鞭辟入里。如果記得少、或者記得不全,就會影響到材料的積累和組合。形成做筆記的好習慣,把平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記錄下來,對搞好調研十分有益。有時候,思想火花就是一閃念的東西,稍縱即逝,一不留神就又忘掉了,所以建議大家要帶本子、記筆記。搞調研,靠的就是這些日積月累的素材。
三、寫的建議
一個好的機關工作人員,不僅要把調研搞得深入透徹,而且調研報告也要寫得規整漂亮。您調研得不錯,但表達不到位、邏輯不清楚、語言不通順,就會事倍功半,埋沒了您的勞動和才華。所以在寫作上也得下一些功夫、找一些技巧。對于寫作,我從三個方面與大家探討。
1.基本的程序——五步
寫調研報告不能像小學生寫作文一樣想到哪里寫到哪里,要講究文章的結構、層次、韻味和可讀性。對于基礎好的同志,可以先打個腹稿,然后一氣呵成。對于多數同志,還是建議您按照下面的順序來組織文章:
先寫提綱。把要寫的內容先羅列進去,這期間可以增增刪刪、逐步細化,直至覺著這些內容能夠足以表達您的意思。這樣寫起來就有個靶子,不至于丟項落項。
再搞梳理。決定說哪些、不說哪些,哪些詳寫、哪些略寫,這是一個資料取舍和權衡的過程。
甄選標題。包括總標題、大標題和小標題,也就是給您的報告起一個好名字、給您的文章搭一個好架子。這實際上是一個謀篇布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