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調查研究與寫好調研報
進入寫作。分別就每個標題下面的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修改加工。對不滿意的地方進行完善,包括修改篇章結構、審查邏輯關系、潤色文章語言等,最后形成完整的調研報告。
2.把握的重點——四個
寫調研報告是個比較嚴肅的事情,但為了增加報告的可讀性,在不沖淡主題、不失嚴謹的前提下,可以使用一些寫作的技巧。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千錘標題、百煉正文、精雕開頭、細琢結尾”。這四個方面把握好了,您的報告就富有色彩。
①標題的潤色。文美在標題。一篇文章能不能吸引讀者,首先要看您的題目擬得怎樣。古人說過:“題好文一半”,足見標題之重要。潤色出一個好的標題不容易,它要求我們有足夠的詞匯積累和過硬的遣詞造句功夫。潤色標題要遵循三個原則:
一是簡明概括。就是要一語破的,讓人能夠看懂您想說什么,要表達什么意思。標題上不能用模棱兩可的詞、不能有生僻硌棱的字,也不能啰里啰唆,一個標題弄兩行。
二是亮麗清新。就是要讓人讀著爽快,新奇而又朗朗上口。這里,您不能用老掉牙的詞來說事,但也不能把尚未定型、指代不明確的詞兒放進來。否則的話有可能弄巧成拙。
三是對仗工整。包括大標題、小標題形式要統一、詞性要一致、字數要相等,這樣顯得干凈利落、規整嚴謹。
我舉個例子:XX年我寫過一篇“靠什么打造華北明珠”的文章,目的是探討如何搞好衡水湖開發。想說這么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巧遇國家實行最嚴格的土地政策,怎么解放思想,去邁門檻兒、繞紅線,解決建設用地問題。二是沒有錢,建設資金怎么解決?三是水的問題。衡水湖的水都是引來的,到時候怎么確保有水可玩?另外防止污染的問題也必須考慮,一坑黑水誰上您這里來玩?四是怎么融入文化內涵。沒有文化,一個大泥坑有什么看頭?五是怎么處理好衡水湖與市區的關系。如果按照這些方面的本意不加修飾做題目,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是圖一中潤色前的部分。
圖一:
用這些文字作標題,也能表明我的意思,但是很平淡,讓人看著也不養眼。所以我對這些標題進行了潤色,形成了圖一中潤色后的這些題目。大家比較一下,總標題用“靠什么打造”替代“如何搞好”,是不是顯得比較有勁?用“華北明珠”指代“衡水湖”是不是更加亮麗?再看看大標題,用“頂破‘天花板’”來指代解放思想,是不是很有新意?用“多方‘籌銀子’”來替代“采取多種措施籌集建設資金”是不是更加簡練?用“保住‘生命線’”來解釋“如何解決水源問題”是不是更加有力?用“打造‘湖文化’”來說明要“注入文化內涵”是不是更加簡明?用“建設‘一盤棋’”來指代處理好“衡水湖與主城區的關系”是不是更加明確?再從形式上看,都是五個字一句話,對仗工整、朗朗上口,給文章增色不少。
②開頭的雕琢。萬事開頭難。寫文章也是如此。不管是什么文章,首段得勢,則通篇皆佳。否則的話,一開頭就讓人提不起精神,誰還往下看?組織開頭要注意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