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的藝術
序言
作者盧卡斯在序言里引用休謨的一言作為重點:授人善辯之術,莫過于從范例入手。
第一個部分
一、公共演講
1、書上的東西多少都不如實踐實在。先把這些條條框框記住,不斷積淀和錘煉,必定歷經久遠。
2、演講和日常語言的共同點:邏輯、對象、效果、反饋;不同點:結構更嚴謹、用語更正式、方式更專業。
3、關于演講焦慮。關于焦慮我是再熟悉不過了...那天和傳路聊天的時候還把焦慮的方方面面復習了一遍(有時候自己仍然會不自禁的陷入焦慮)。其他的不多說,書中列舉了一下六種克服焦慮的方法:不斷演講,積累經驗;準備準備再準備;積極心理暗示;場景想象(這個非常有用,親身體會);大多數緊張是看不出來的(貌似口語課老師也這么說過);別指望完美(認知的關鍵);除了這些,當然可以運用一些放松技術。
4、演講現場的要素:場合、演講人、干擾(以及調整自己,適應干擾)、信息、反饋、渠道。
5、演講和文化:就是場合問題要設計到不同文化的差別。
二、公共演講的道德觀
1、演講內容和方式要合乎文化道德觀。
2、演講的目標要符合道德,特別是一些灰色地帶的道德,非常值得關注。
3、精心準備每一次正式演講,并且說話要誠實,避免謾罵和其他不良詞語的濫用。注意是濫用,還是看場合問題。
4、個人演講不能有剽竊的內容,引用需說明,演講需要代表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思考和自己的語言。
5、避免剽竊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避免的唯一方法是,盡可能多的搜集資料,形成自己的看法。
三、傾聽
1、聆聽可以分類為,欣賞性聆聽,移情性聆聽,理解性聆聽和批判性聆聽。
2、聆聽能力不強的幾個原因有:注意力不集中,聽得太費力(怎么又聽力的感覺= =),武斷(一般溝通最容易犯的問題,還沒說完就打斷對方),拘泥于外表
3、后面談到怎么聆聽,我認為口譯課練得真的很多了 = =~
第一次演講
1、組織演講:任何演講包括三個部分,開場白、主體和結尾。短篇演講的要點不宜過多,觀眾很容易接受不了連綿不斷的邏輯。
2、開始演講:完全的照著念和完全的即興演講都不適合初學者。即興演講需要演講者對邏輯要點和材料非常熟悉,并且需要有一定放松的狀態,才能發揮出日常語言相當的幽默感和連續感。真正有效率的演講都是連續的連貫的,你常常會驚訝于演講人,但是流暢的演講常常是大量經驗和練習的沉淀。
3、試講:幾個要點:不要照著念,大聲演講,掌握時間,覺得差不多了可以讓其他人在你面前繼續試講。
4、正式演講:首先自信的身姿自然的上臺后,用少許的時間用微笑和觀眾保持一致,再開始演講,途中記住要和觀眾保持持續的眼神交流,聲音和眼神是控制觀眾的重要手段,特別是最后一排的觀眾。只要你能夠根據觀眾的反饋調整眼神和聲音,就一定踏上了高效演講的道路。
第二個部分
一、話題的選擇與目標選定
1、話題的選擇不多說,主要是由場景、觀眾和演講人自身的條件決定。主要可以從自身熟悉的和自身感興趣的話題入手。
2、目標的選擇:記住,目標的選擇是演講稿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的有告知和勸說。比如目標:“告知觀眾,瑜伽有助于我們的健康水平”
3、對目標的審查:是否切合聽眾?是否切合自身?是否太瑣碎?是否太專業等。
4、關于中心思想:一句話中心思想是對主體的高度概括。往往被用在演講最后,是演講人想讓觀眾即使忘了所有的內容也應該記住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