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創文明單位申報材料
3、三管齊下,有機結合。
校本、教研、科研有機結合,三管齊下。學校工作千頭萬緒,尤其是實施課改實驗的今天,各項工作齊頭并進,而且要求都很高。教師們忙于事務性的工作,有時甚至疲于應付。為減輕教師們的負擔,使全體教師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齊心協力,把工作做到“點”子上,我校把校本、教研、科研三位一體化,即:校本培訓、教研活動、課題研究全部圍繞“課堂教學中三維目標有效整合”這一主題而進行。結合本班實際自主申報微型課題,扎實研究,課題研究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強。
4、青藍結對,共同進步。
“青藍工程”是一項培養青年教師的有效途徑,有效地促進了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學校安排了優秀的教師做指導,新老教師互相聽課,新老師學習老教師的經驗,老教師指出新教師的不足,青年教師課堂駕馭能力和組織能力提高較快,教育水平、班級管理水平以及綜合素質都有了較大的進步。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師在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都有高的追求和目標,“比、學、趕、幫、超”蔚然成風,現在學校已建立起一支熱愛教育事業、勤于鉆研業務、勇于開拓進取、樂于拼搏奉獻的教師群體。今年,二位青年教師參加縣第十一屆“青藍杯”教學觀摩比賽獲二、三等獎,一位老師獲指導老師獎。
四、以特色建設為根本,加強校本研修。
1、鞏固辦學特色,彰顯學校品牌。
(1)“小雨點”文學活動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我校堅持以“文學社”為龍頭,積極培養學生文化底蘊。通過有聲有色的文學活動,文學社社員拓寬了視野,閱讀視野,嘗試文學創作,提高語文素養。
以“小雨點文學活動”為載體,深化校園文化建設,強化學校精神。“小雨點文學活動”活動做到常規化,制度化,使得校園顯現出濃郁的文化特色:抓課外閱讀、古詩文背誦并使之常規化。低中年級重于閱讀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課外閱讀,高年級推薦經典讀物,同時將課外閱讀與古詩文誦讀相結合,在閱讀和背誦的過程中進行適量的比賽,從而鞏固古詩,增加學生課外閱讀量。配合“書香校園”創建活動的開展,舉辦了以“讓書香溢滿校園,讓心靈徜徉書海”為主題的讀書節活動,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手抄報比賽、“親近課本”朗讀比賽、“古詩文誦讀”硬筆書法比賽、師生同臺朗誦美文、“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推薦活動(演講)、我與“書”的故事征文比賽、讀書筆記展評等。
(2)我校把《文學活動》當作校本課程加以開發,借助于李堡地方人文信息這一平臺,使得這一特色活動更加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校本化。
文學活動校本課程的開發,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水平出發,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積極的情感態度觀,拓展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開發文學活動為校本課程,引導學生從課堂里跳出來,走向社會,走進生活,感受文化。學生在文學活動中,諸如閱讀中外名著、參加賽筆會、舉行文學晚會(朗誦演講比賽、戲劇表演、交流寫作心得、……),新聞采訪、工廠農村采風、調查鄉俗民情和地方歷史文化等等,不同的學生,閱讀不同的書籍,采訪不同的對象,調查不同的內容,從不同的視角接觸認識社會,感受審視本土文化。校本課程綱要參加南通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第六次現場會材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