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依法制校示范小學申報報告
我校在學校管理這個系統工程中,一方面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的學校規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使管理工作常規化、制度化、規范化,另一方面,又始終堅持"以德立校"的原則,我們始終認為,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是一項塑造民族未來的偉大事業,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具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以德治國才有堅定的基礎。同時在執行嚴格規范制度的操作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對管理對象給予充分的人文關懷,注重情感投入,做到制度無情,操作有情,讓學校的每一個個體都能自主能動地健康發展。學校領導班子重視凝聚力工程建設,根據“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原則,提出了“目標激勵人,榜樣教育人,事業提高人,情感溫暖人,活動感染人,生活關心人,制度規范人,氛圍熏陶人”的要求,開展了關心青年教師的成長,建立師徒結對的青藍工程,每年組織全校師生定期全面體檢,珍愛生命,關愛學困生,開展扶貧幫困獻愛心活動等,定期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對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法律輔導;在家長學校中,開設法制教育課內容;同時還對預防犯罪、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培養等問題進行研究,以及為學校提供法律咨詢。由此增強了全校師生工作和學習的凝聚力,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增添了潛在的動力。目前,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協作,分工明確,工作效率高,責任感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教師精神面貌好,心情順暢,工作積極性高。教師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人翁意識;教師的主動性得到進一步增強,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觀能動作用;教師的發展性得到充分滿足,滿足了教師把教書作為一項事業來追求的成功感。
五、不懈創新,與時俱進,是積極推進依法治校工作的不竭源泉。
法制教育工作不應僅僅停留在開學前、放假前的教育,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應做到堅持不懈、警鐘常鳴。
幾年來,在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過程中,我們時時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將法院的審判資源與學校的教育資源、未成年人法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探索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增強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保持學校良好的教學秩序,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是一種有效途徑,但僅靠上幾節法制課,搞幾次模擬法庭還遠遠不夠。法律是門社會學科,要讓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必須對他們進行經常性、系統性的教育。同時,小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也有待于學生家長及教師法律意識的增強。要讓家長、教師意識到,在未來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一個孩子要"成才"必須先"成人",要在未來立足于社會,必須有較高的智力水平、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必須學會遵守規則,不能逾越法律去辦事,否則便會處處碰壁。
乘著新的課程改革的東風,學校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將更加如魚得水,可以開拓新的視角,涉及新的領域,“立明鏡,樹尺度,全面提高師生素質”,以法為鑒,依法治校,體現一種法治精神,強調依法辦事,同時,還會更加地注重人性化的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