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法庭實習心得
二、學生不僅要處理法律問題,而且必須處理事實問題。這正是任何一個實際案件都遇到的情況,但是,我們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法恰恰忽視了這方面的訓練。事實材料應當以當事人為律師提供的素材和訴訟請求為主要形式。當學生接觸案件時,他們需要首先像律師那樣對這些事實材料進行分析,歸納,篩選和建構,從而形成要向法庭陳述的事實,并在這一事實的基礎上形成己方的法律意見。
三、學生要學會如何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見和開庭時進行法庭陳述和辯論。這種能力不僅依賴于對相關法律知識的了解,而且依賴于對于各種相關學科和知識的了解和應用,比如對于當事人,訴訟參與人,以及法官的心理分析,法庭陳述和辯論的技巧,對于邏輯學熟練運用,對于與案件相關的政治,經濟,社會等領域的了解,等等。因此,模擬法庭的訓練能夠為參與者提供一種綜合的素質訓練。其作用遠非其他傳統的課程所能達到。
四、模擬法庭的訓練不僅僅局限在法庭上的辯論,而是一種系統的,全過程的訓練。如果運用一個案例來說明一個法律規范的運用,學生學到的只是有關訴訟中一個環節甚至是一個點上的知識和分析能力。而模擬法庭訓練一般持續一段時間,學生必須從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經歷分析實事情況,找出有關的法律要點,尋找適用的法律規范,形成自己的辯護或代理意見,書寫有關的法律文書,出庭辯護等全部環節。因此學生能夠了解案件進展的全過程,并通過親身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案件的進程和結局。它打破了傳統法學課程設置按部門法為標準所劃分的人為藩籬,要求學生同時對實體法和程序法進行綜合的考慮。
最后綜述。
通過這次模擬法庭的實踐活動,我不僅將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庭審中,還進一步加深對課本上的知識理解,鍛煉了語言運用能力、表達能力,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本內容變得生動有趣,讓學員們易于接受、領會、理解、消化。同時,熟悉庭審的程序,掌握舉證、質證、辯論的技巧,實踐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同時,我對于法律的整體認知有了長足的進步,我懂得了:法不僅是生活之需,而且也是一種精神;法律學術,不僅是一門手藝,而且也是一種陶冶價值;不能說這是對立的:嚴肅者,法術,輕快者,藝術;也有些法律學術,它們本身也是輕快的藝術,是法學經典作家的法律節日之書,人們學習這些書不是為了工作,而是為了陶冶身心和尋得樂趣。
一千個觀眾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當然也會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法庭審判。生活在永遠的進行,而筆卻總應該停下來了,言有盡而意無窮。關于模擬法庭的感想,言盡于此。
最后,感謝學校安排的這次模擬法庭,讓我有了這一次豐富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