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事廳廳長述職報告
解放思想是做好人事人才工作的關鍵。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人事人才工作大發展,我們在工作中十分注重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銳意進取,大膽創新。1998年,我們提出了要在三個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突破傳統人事管理方式的束縛。以推進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為突破口,大膽探索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現代人事管理方式,使人事部門從傳統的行政管理部門轉變為直接服務于經濟建設的人才資源開發機構,使人事管理方式由簡單的辦理事務為主轉變為人才的預測與規劃、培養與使用、配置與管理并舉,形成人才資源整體開發的新格局。二是突破舊有人事工作范疇的束縛。把人事工作的服務領域由國有經濟進一步向整個國民經濟拓展,積極為多種所有制經濟提供人才服務;把人事工作的服務內容由傳統的對國家干部實施管理,向重點為各級各類人才創造良好成長環境的方面拓展;把人事工作的服務手段由傳統的管理進一步向發展人事代理、人事咨詢、人才評價、執業資格管理等社會服務方面拓展,以不斷擴大人事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三是突破人才資源條塊分割體制的束縛。通過各種有效手段,加大市場對人才資源優化配置的力度,努力疏通不同行政隸屬單位間,不同行業、區域單位間和不同所有制單位間人才交流、配置的通道,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國有資產和資本的重組,進行人才資源和人才資本的優化組合,為進一步發揮市場機制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形成人才資源良性的集聚與擴散機制,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由于思想解放、思路拓寬,使得人事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力度顯著增強,人事工作的影響也因此不斷擴展。
調查研究是做好人事人才工作的前提。調查研究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基本工作方法,也是新時期人事人才工作上新臺階的重要措施和必然途徑。每年年底年初,我們都要開展一次全面性的調研,目的是為了總結上一年的工作、形成新一年的工作思路。對于重點調研項目,我們強調要有準備、有組織、沉下去、出成果。五年來這樣的調研共進行四次:第一次是1997年底,主要是圍繞解決上下左右協同配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推動人事人才工作上新臺階的問題;第二次是1998年底到1999年上半年,主要解決人才資源開發的宏觀政策問題;第三次是2000年3月,主要是圍繞留住高層次人才這個課題,重點對10所高校、10個科研院所、10家企業進行調研;第四次是2001年,圍繞如何構建江蘇“六大人才高峰”進行調研。通過調研拿出解決問題的意見和方案,提出改革的措施和辦法,并形成文件或規章,有一些需要多個部門配合的,則將情況、問題和建議向省政府作專題匯報,這些都有效地促進了我省各項人事人才工作的開展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
自身建設是做好人事人才工作的基矗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人事干部隊伍,是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成績和實現新突破的基矗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我們積極探索有效途徑,全面加強自身建設。為了加強廳機關公文、財務和物資的統一管理,1997年我們出臺了《江蘇省人事廳公文處理辦法》、《江蘇省人事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財務、物資管理工作的意見》、《江蘇省人事廳汽車使用管理辦法》,通過集中管理,提高了辦事效率,改善了辦公條件,也進一步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積極性。為了搞活機關的內部用人機制,我們逐步推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和輪崗制度,為一批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創造條件。2000年底我廳機構改革時,通過競爭上崗,有7名年輕同志走上正處崗位,正處長的平均年齡由原來的478歲下降到41歲,全廳處級干部本科學歷層次由競爭上崗前的5876%提高到現
在的712%。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各項制度,定期聽取干部人事工作紀律執行情況匯報,加強對干部和工作人員的教育管理。凡全省人事人才中長期規劃、年度工作安排以及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全局性人事人才工作重要政策出臺,人事任免和調整,都必須經過廳黨組會或辦公會集體討論,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健全對各項工作部署、決定決議貫徹情況的督促檢查制度。對于廳里確定的年度、季度、月度工作目標,對落實情況逐月進行檢查;對“江蘇人事網站廳長信箱”和“人事信訪信箱”收到的信函,基本做到件件有答復;對于“兩會”建議提案,我們在認真辦理的基礎上著重抓好落實,去年針對關于“對回國滿30年的歸僑回原居國探親報銷一次路費”的建議案,我廳多次和有關部門磋商,并積極向省政府反映,使這一久懸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同時,我們還積極開展全省人事系統“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教育實踐活動,采取切實措施,有效地轉變機關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我們通過召開表彰大會,對全省人事系統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進一步樹立了人事部門和人事干部的良好形象。
這幾年人事人才工作所取得的進展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形勢發展的客觀要求。江澤民總書記提出“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發表了“七一”、“八七”等重要講話,對做好新時期人事人才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們必須以此為指導,進一步審視和謀劃人事人才工作;我國加入WTO,人事人才工作面臨難得機遇和嚴竣挑戰,我們必須未雨綢繆,主動應對;江蘇經濟進入大轉折、大提升、大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加倍努力,提供堅強有力的人事人才保證。這些都為我省人事人才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新世紀之初,順應時代的發展,我國把人才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寫進“十五”規劃,各級領導,社會各界比以往都更加重視人才、關注和支持人事人才工作,這就為人事人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尤其是分管領導同志的精心指導、大力支持,為我們開展工作提供了必要條件。再就是黨組一班人同心協力,全廳同志團結奮斗。我是人事廳一把手,又兼任省編辦主任,精力有限、能力有限、水平有限,從嚴格意義上講,前面提到的各項工作都不是我個人親自操作的,我的作用主要是三條:一是集中大家的智慧,定思路、出題目;二是組織大家一齊干,充分發揮分管廳長和處長的主動性積極性;三是抓督促檢查。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各位副廳長和處長盡職盡力,任勞任怨,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這是我十分感謝并感到幸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