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但是,由于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明晰產權和股份制改造,由于個體和私營經濟在黨的十四大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姓“社”姓“資”的爭論之后,又出現了姓“公”姓“私”的爭論。在此情況下,1997年5月29日,江澤民在中央黨校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不動搖,堅持黨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不動搖,要樹立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研究當代中國和世界實際問題的正確文風,摒棄單純從馬克思主義書本里的片言只語找答案的做法。他還指出,要努力尋找能夠極大地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公有制實現形式,一切反映社會主義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這一講話,澄清了一些困惑人們思想的迷誤。
1997年9月,黨的十五大召開。大會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這個稱謂,明確把這一理論當作指引黨繼續前進的旗幟。指出,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不動搖,就是高舉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不動搖。大會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把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大會進一步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確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大會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會確定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認為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大會還明確了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奮斗目標和任務。這樣,黨的十五大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提供了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的保證。
在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同時,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還以很大的精力關注和研究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問題。XX年2月,江澤民在廣東考察工作時,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XX年7月,在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他又進一步作了全面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中國社會深刻變化的基礎上,在總結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XX年11月,黨的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做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等一系列戰略部署。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全面拓展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從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發展歷史的簡要回顧可以看出,我們黨之所以能領導人民開辟這條正確的發展道路,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堅持了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始終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以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自己的最高追求。只有這樣,我們的事業才會不斷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們黨才會始終得到人民的信賴與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