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中學學習心得(精選3篇)
參觀中學學習心得 篇1
X年6月17日,我隨同學校畢業班老師們一起赴杭州市蕭山區高橋中學參觀學習,**中學參觀學習心得。盡管天氣比較熱,但是聽了高橋中學毛校長的經驗介紹后應該說受益匪淺。我就個人的學習與思考總結如下:
一、學習別人的做法,不應該“借用”更不應“照搬”,要學習別人的“精華”——理念。
高橋中學毛校長說,他沒去過洋思中學因為洋思是民辦學校(生源有差別),但是他看過蔡林森校長的經驗介紹,其精髓就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高橋中學的做法與蔡校長的理念不謀而合,在學校管理和班級管理的每個細節中都注重了學生的自主管理。每個學校中層領導都有自己的“學生秘書團”。副校長手下是各班班長或紀律委員,德育主任手下是各班的衛生委員,總務主任手下是各班的生活委員等等,這些“學生秘書團”成了學校管理的眼線和落腳點。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老師們和班主任們的工作量,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以至于學校的草皮和果樹沒有任何警示語的情況下,也沒有學生進行破壞和采摘。這不能不說是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反思我們的做法,有太多地方值得商榷。盡管我們也有“學生會”,有“今天我當家”活動,但對于學生的自主管理和培養方面力度很不夠,尤其是對全體學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未來教育太少,以至于難以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和學習主動性。
二、“團隊合作,追求卓越”是任何學校或單位發展的前提。
“團結就是力量”,至理名言,有誰不懂得?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怎樣才能做到是我們每一個領導和老師應該思考的,心得體會《**中學參觀學習心得》。
毛校長的經驗告訴我們,學校制度的引領是關鍵。學校對老師們的考核都是以班級或年紀學科組為單位的。班級總平均分高了,某學科均分低一點沒有大問題,但是班級總平均分低了,而某一科均分很高,那問題就大了。學科組也一樣。用毛校長的話說,就是讓老師們在同班級和學科組的老師們的合作中掙扎。
毛校長還告訴我們,學校的管理理念和辦法要盡可能多的被老師們認同。換句話說,就是我們每一位老師首先要進行理念的更新,認同“團隊合作”,不要總是計較個人得失。看一看我們的班級成績吧!有的學科成績總是很好,可是怎么換來的呢?大量的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疲勞戰換來的,代價是犧牲別的學科。教多個班的學科老師,其余班都成績優異,唯獨這一個班較低,為什么?或許是班級管理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團隊合作的問題。有的人在某班考出的成績很差時,總喜歡質問“有的的老師要反思一下了,為什么同是一個班,別人成績很好,成績很差,你有沒有抓學生?你抓得到不到位?”我覺得,考得好的學科更應該反思一下,或許就是這一科的成績好而拖累了整體。因此,如果讓我選擇畢業班老師的話,我會選擇那些不喜歡課下抓學生,但是課堂效率高的,注重合作的老師。高橋中學為了崇尚合作,他們有個做法很好。將同年級的兩個班組成兄弟班級,便于組建體育、音樂團體,便于學科老師間的合作。我覺得在這點上我們可以借鑒。
三、“水漲船高”,這是對我們現行考核制度的一次極大的批判。
毛校長介紹說,對學生成績的考核,不考核前三分之一,而考核后三分之一的平均分。只要后三分之一的成績好了,班級的學習氛圍就好了,“水漲船高”,那么前面的學生成績自然就好了。當然,他們也考核進入年級前××名的班級人數。我覺得,這種做法既避免了學困生的產生一與擴展,又有利于班級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反觀我們的考核,重視前20與30名的考核,這無異于引導老師們重點去關注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學困生的存在,故而一個學期下來,原本十幾名的學生都能退步到四五十名了。盡管,早些時候高海濱主任也曾多次講到過,要關注學困生,避免更多的學生變成學困生。但是,學校在考核制度上沒有進行有效地引導,以至于現在的這批畢業生有太多的原本成績很好,如今都已厭學了(我的學生高旭就是這樣的)。當然,在考核的影響下,那個老師也不敢只抓學困生。但由于精力有限,更不可能首尾都抓。因此,要改變這種情況,只能從制度上進行改進。
參觀中學學習心得 篇2
2月18日,我隨高二年級組一起前往深圳的紅嶺中學和深大附中參觀學習。通過聽取紅嶺中學英語備課組長的經驗交流,聆聽深大附中劉校長的發言和觀摩學習深大附中鄭冰老師的英語展示課,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課改給這所開放的城市帶來的可喜變化。幾天學習下來,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一、教學環境清雅,信息化程度高。
三面青山擁,一汪湖水映。紅嶺中學是深圳唯一的建在市區,占地十萬平方米的高級中學。校園干凈整潔,見不到半點塵埃,筆直的棕櫚樹高聳入云、壯美寧靜。學校有超過一萬平米的綠茵運動場,有四棟學生公寓,四個大型食堂,有信息化程度極高的實驗室。另一所中學深大附中是由市教育局、深圳大學雙重管理的市直屬全寄宿制公辦學校。
它所有的教室和實驗室全部裝備三機一幕,學校教學樓、綜合樓、實驗樓均配備有電梯,它有近20間隔音效果極好的獨立琴房,有功能齊全的多功能體育館,內設游泳池、乒乓球館和網球館等多間大型球館。
二、生動課堂,杜絕僵班死課。
新課改指出,興趣與情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因,要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求知欲望和培養創新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紅嶺中學和深大附中所聽的兩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授課老師的技藝精湛和學生們的主體地位,很好地詮釋了新課改的精神。
在紅嶺中學,因為預安排上展示課的英語老師生病,我們被臨時安排進高二9班聽了一節《將進酒》的語文課。在課堂上,同學們爭先恐后地朗讀這首詩,語調抑揚頓挫,將作者情緒上的變化表現得淋漓盡致。當講解到但愿長醉不復醒時,全班就不愿醒和不復醒展開了激烈的辯論。全班42位同學參與度之高,與老師配合程度之好,都讓我們為之驚嘆。課堂上,笑聲、掌聲不絕于耳,學生儀態大方毫無做作之態,似乎教室后方的十幾位聽課老師對他們的課堂不造成任何影響。
三、學習共社團一色
學習,是學生的主要職責。社團,是培養學生能力的沃土。 在紅嶺中學,語文學科活動周、數學學科活動周、英語學科活動周、科學學科活動周異彩紛呈,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夏令營節生機勃勃,讀書活動、少年團校、少年軍校和各類學生社團遍地開花,菜單式選修課程、自薦式課程宣傳、學分制評價管理、走班式選班上課和星級制教師評價高潮迭起,共同構筑了溫馨、和諧、精彩而極富生命力和滲透力的校園風景。
四、志愿者精神從這里萌芽。
志愿者,作為一個地域的文明名片,更是一種高級精神的象征。
在紅嶺中學,志愿服務處處可見,大手拉小手是志愿者在書城與小朋友一起交流讀書經驗;紅馬甲行動是志愿者在繁忙的深圳路口為行人指引道路;募捐書屋是志愿者致力于從書香校園到書香深圳的建設。
與此同時,家長志愿者也不甘落后。考場上,家長換裝成監考老師;趣味運動會上,家長幫幫團變身裁判;家長講壇上,家長為同學們開講核電科普知識
在深圳三天的學習,短暫卻深刻。我意識到自己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同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汪校長決定搬遷校址的良苦用心。幽靜現代的教學環境固然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無旁騖地學習,但我們年輕教師作為學校教學的核心力量,更應該用自己扎實的教學功底來體現學校的軟實力。我們相信,在學校領導的英明領導下,在所有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三中一定會更輝煌。
參觀中學學習心得 篇3
x年4月16、17日,在張校長的帶領下,我們一行8人應省實驗中學的邀請,對實驗學校進行了參觀學習,我們參觀了整體的校園環境,參加了省實驗中學的國際交流中心的啟動儀式,參觀了省實驗中學國際交流中心的各個功能室,觀看了各種教育教學成果展示,如外語節文藝匯演、學生綜合素質展示、模擬聯合國的國際會議,聽了推門課、特色課、選修課等,讓我深深的體會到省實驗中學是一所文化氛圍濃厚的學校,素質教育貫穿于學習生活的每時每刻,注重學生良好行為品德的養成教育。
具體表現在:
1、在校園的美化中體現文化色彩
學校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萬3千平方米(包括教學樓、圖書館、禮堂、綜合樓、物理實驗樓、化學實驗樓、體育館、健身館、乒乓球館、天象館、美育樓、食堂、外教留學生公寓、學生公寓等)。校園布局合理,格調高雅,綠樹成蔭,花草滿園,清新淡雅,整潔大方。校門口矗立著建校功臣張學良將軍的銅像,彰顯學校的文化源遠流長,讓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也無疑會被這樣的校園文化激起強烈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求知的熱情、探索的興趣、創新的潛能,是一個充滿文化科學底蘊和體現育人功能的學府。
2、合理的教學設施中滲透文化氣息。
實驗中學合理的教學設施、先進實效的教學儀器讓人嘆為觀止:功能教室齊全,圖書館整潔美觀,借閱方便;禮堂寬敞明亮,莊重大方;科技樓、實驗樓功能明確,通往科技樓的走廊鑲嵌著建校以來歷屆學生的畢業照,就像是一座歷史熒屏,抒發著實驗學子對母校的濃濃情懷;每個班級的對面都有世界名山大川、古都勝地的圖片,讓學生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體育館、教師健身館凸顯對師生的人文關懷,國際交流中心的禮儀課堂教授各種茶藝禮術,蘊含著東西方的文化的友好交流,為實驗學校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有效地途徑;科技樓的先進設備提供給學生施展個性的平臺:通用技術的小制作,機器人制作,各種科技發明簡介,無不展現了實驗學子的才華與智慧,也極大的激發每一屆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3、樓道文化展示的校史精英,無疑又是奉獻給學生的一頓文化大餐
省實驗建校將近60年,文化底蘊深厚,文化氛圍濃烈,從省實驗走出的'社會精英很多,他們是實驗中學的財富,激勵和鼓舞著實驗中學一屆又一屆的學子。把歷屆精英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成為實驗學子刻苦求學的不竭動力。
4、班級單元的個性展示板,匯聚了班級師生的榮譽和戰績。
在每個班級門前都有個性展示板,通過展示板可以了解班級的班風、班貌,班訓,還展示了班級班徽的個性化設計及其理念,這里不但匯集了師生的榮譽、更匯聚了班級的凝聚力,讓班集體更具生命力和戰斗力。
于機器人的發展的、有交通安全法規教育的、有成長心理的等等,這些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綜合素質展示活動也是豐富多彩,有外語節表演,模擬聯合國,綜合才藝展示等等,既培養了學生的藝術情操,又豐富了生活情趣。讓學生在活動學會做人,逐步成長、提高,真正成為社會的“領跑人”。
在各種活動中滲透素質教育、能力培養。讓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增強自律性、組織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產生心靈的震撼。他們對學生的評價依據不只是學習,只要有特長,就能得到認可。因為培養的人才“不應僅是社會的適應者,而應是社會的推動著,領軍人物”。
5、課堂教學扎實高效
我聽了實驗中學中學高二物理教師的一節物理課《全反射現象》,感覺課堂教學扎實高效,整堂課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從理論到實驗,從知識到能力。同時也深感老師深厚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專業知識,對教材的挖掘準確到位。對學生的引導恰到適時。物理教學注重一個“實”字,復習、引課、啟發、演示、探究、互動,各個環節樸實而緊湊,卻不失新課改的理念。實實在在的課堂,實實在在的活動。
同時我也在思考:怎樣能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喚發生命活力,碰撞激情的舞臺呢?怎樣讓我們的學生百聽不厭呢?這堂課給了我很深的啟發:也許我們不能讓每一節課都像公開課一樣華麗,但是我們可以將課改理念滲透到教學中的每一環節,認真學習課改精神,深挖教材,認真研究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真正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落實好課堂教學。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參觀學習的機會,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學習之后我最想做的就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不斷的學習方方面面的知識,做一名學習型的老師,對學生的每一天負責。讓課堂永遠成為學生放飛心靈,展示才華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