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學習型組織心得體會
3)、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愿景”: 就是組織中人們所共同持有的一種意象或愿望、理想、遠景或目標,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想要創造什么。
舉個例子來說。電影《斯巴達克斯》中有這樣的一幕,斯巴達克斯領導的奴隸起義失敗后,羅馬軍隊要求幾千名斯巴達克斯部隊的生還者交出斯巴達克斯,以免受到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罰。在一段長時間沉默后,斯巴達克斯站起來說:“我是斯巴達克斯。”然后他相鄰的人站起來說:“我才是斯巴達克斯。”下一個人站起來說:“不,我才是斯巴達克斯。”很快,所有被俘虜的人都站了起來。這個故事給人帶來更深一層的啟示在于,每一個站起來的人都愿意選擇受死,但是這個部隊所忠于的,不是斯巴達克斯個人,而是由斯巴達克斯所激發的“共同愿景”,即有朝一日成為自由之身。可見,組織一旦確立了被組織成員所接受的共同愿景,將會迸發出無窮的力量。我們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在極艱難的條件下取得革命的勝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了強烈的共同組織愿景。
共同愿景是組織中全體成員的個人愿景的整合,是組織中成員都真心追求的愿景,是能成為員工愿望的愿景。它有3個要素組成:即目標、價值觀和使命感。一個組織光有目標還不行,目標如何來實現,還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觀和使命感來作為強大的支撐保證。價值觀是一個體系,一個組織成功與否很重要的一點就要看這個組織能否構筑起科學的、先進的價值體系。有了這樣一個明確的價值體系才能使全體成員向一個方向前進。創建學習型組織最大的挑戰是建立起一種珍視學習價值的文化。
共同愿景有3個層次:
(1)組織大愿景 (2)團隊小愿景——對組織大愿景的支撐。團隊中是指組織中的各個子部門。(3)個人愿景——個人愿景應是個人生命真正想要達到的那個東西。個人愿景很重要,因為共同愿景是由個人愿景匯聚而成的。只有將個人愿景匯集起來,才能使共同愿景獲得能量,才能朝向個人及團體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標前進。如果個人沒有愿景,不僅個人沒有創造力,團隊也不可能有創造力。
4)、團隊學習(team learning)
團隊學習:是發展成員整體搭配與實現共同目標能力的過程。
在現代組織中,是團隊而不是個人成為基本的學習單位,因此,團隊學習成為不可缺少的。如果團隊不能學習,組織就不能學習。學習型組織之所以要強調團隊學習,是進入90年代后,人類所處的信息社會、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組織目標要實現就要靠知識,靠全體員工的創造力。這就要靠組織團隊學習,充分開發整個團隊的人力資源。
團隊學習的目的:在一個管理團體中,每個人的智商都在120以上,何以集體的智商只有62?團體學習的修煉即在處理這種困境。使團隊智商大于個人智商,使團體整體產生出色的成果,同時個人成長速度也比其他的學習方式為快。個人學習是團隊學習的基礎,通過團隊學習,目的是為了使學習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是學習型組織提倡的學習與某些傳統的集體學習不同之處。后者有些學習不是出自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需要,因而不易轉化為創造力。當團體真正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個別成員成長的速度要快,而且能產生1+1>2的效果。
團隊學習的關鍵是深度匯談——即每人全部攤出心中的設想,在無拘無束的探討中自由交流自己心中的想法,交流經驗教訓,反思、探詢,相互支持與啟發,從而得到超過各自的個人認識。深度匯談的目的是要超過任何個人的見解,進行得當,人人都是贏家,個人可以獲得獨自無法達到的見解。
團隊學習的障礙是自我防衛。這往往根植于團隊的互動中,若未察覺,則會妨礙組織學習。如果能以有創造性的方式察覺它,并使其得以解決,學習的速度效率便能大增。
團隊學習的目標是取得更高層次的共識。共識有兩種:一是向下聚焦共識,就是在共同的討論、學習當中,找出每個人觀點上的共同部分,取得共識。二是向上發展型共識。學習型組織強調向上發展型的共識,這是高層次的共識。即要以大家提出的意見為基礎,取其精華,集思廣益,使每個人看到原先自己沒有看到的更本質、更深遠的東西。這樣的團隊學習就能使團隊智商高于個人智商。
5)、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
系統思考要求人們用系統的觀點對待組織的發展。彼得?圣吉認為第五項修煉最重要,一個人或一個組織事業成敗都與能否進行系統思考有關。
“蝴蝶效應”是學習型組織中的一個重要理念,也是現代管理中的重要理念。1979年,洛倫斯教授在華盛頓所作的報告中說:他在研究中發現,巴西的一只蝴蝶翅膀揮動一下,會在美國的得克薩斯州形成颶風。這一理論稱為“蝴蝶效應”。“蝴蝶效應”說明事物是普遍聯系的,我們必須用系統的觀點來觀照、思考問題。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經過系統會被放大,則對一個組織來說很重要,就不能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