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組學習小結2篇
1、確定差異教學目標。
我們的教學目標習慣上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內容和班級平均水平制定,但面對性格各異,知識基礎,認知能力和學習策略千差萬別的學生,忽視他們的個體差異,而將統一的教學目標強加給他們,顯然不符合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間存在的差異,確定彈性目標:基礎性目標、提高性目標、發展性目標。彈性目標適用于全體學生,但根據不同學生自身的情況,選擇和完成各自力所能及的學習目標。輕輕松松就能達到基礎性目標的學生,要鼓勵和引導他們實現提高性目標和發展性目標;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他們確定更高的發展性目標來挖掘他們的潛力;而對于那些剛剛達到基礎性目標的學生,教師也不要僅僅要求他們對知識停留在記憶、了解的層面上,要根據他們的知識水平、認知習慣進行思維和能力訓練。教師要充分了解大班學生的學習情況。科學地制定差異教學的目標,對各層目標的完成,不必強求時間和量的統一,適當放寬時間限制,允許學生在不同的時間和條件下完成不同的目標。
2、調整差異教學內容。
由于學生存在差異,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就針對差異給每個學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習內容,這種教學對于六十人左右的大班來說顯然是不現實的。教師在開展大班教學時,應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和不同需求,適當調整組合學習內容,從而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達到不同的教學目標。例如學習單詞和句子時,總的目標是讓學生會認、會讀、會說、會用,有些單詞句子還要求會寫。那么教師在課堂上應提供形式多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學習和操練。再如,在學習情景對話時,總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話題功能,并能學以致用。但不同的學生學起來,有各自不同的主觀愿望和需求。優等生學習對話時,不僅急于模仿,而且樂于自創情景,自編對話;中等生學習對話時,可以根據老師提供的情景,表演出對話;而對于學習英語較難的學生,只要能盡力掌握基本的對話就可以。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個體差異,設計出“面向全體,兼顧個體”的教學過程。
3、運用差異教學策略。
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特點,教師應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例如,上課伊始的幾分鐘,為最大限度的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教師可以設計適合各類學生參加的課前熱身活動,如唱歌熱身時,可讓唱得好的學生當小老師到講臺前來邊領唱邊做動作,臺下的其他同學會唱的大聲唱,唱得不夠好的同學被這種氛圍感染,也會跟著做動作,還能附合著唱上幾句呢!在新授過程中,教師更應該充分顧及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廣泛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外向型學生參與意識強,教師應多提供一些活動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內向型學生怕單獨表現,教師可設計一些小群體展示和表演活動;對學習速度慢的孩子,教師干脆拿出一些生動的圖片,直觀的實物或用體態語言直接刺激他們的視覺,調動他們學習熱情;而對于那些好動調皮的孩子,教師多給他們灌輸集體榮譽觀念,鼓勵他們約束自己,為自己所在的小組奪得“文明守紀星”。我們對學生的課堂學習,課下練習,家庭作業,課余輔導都應根據學生的差異采用不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