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德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自評報告
8.以家庭社會為兩翼,構建立體網絡。開展傳統美德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庭是基礎,學校是重點,社會教育是補充。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構建立體教育德育網,才能使傳統美德教育落到實處。各學校普遍成立家長學校,家長委員會,讓家長在參與活動中感受到教育又學會協助學校教育子女的方法,力求達到家庭、學校用統一的規范要求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道德水準和思想品德修養。
四、創建工作的成果
完善、構建了區域性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的運行模式與保障機制;提高了學校德育整體水平,學校師生思想道德素質顯著提高;促進了素質教育深化;拉動了社會、家庭精神文明建設;為我區遼寧省文明城區和精神文明工作先進區的創建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五、今后工作的設想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實踐,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傳統美德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一年來,雖然創建工作取得一定實效,但是尚有很多深層次的理論與實踐問題有待深化研究。隨著新區的發展和學校辦學條件的改善,我們決心擴大創建骨干學校范圍,把這一工作持續地、深入地進行下去,為實現新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先行區的歷史使命、為弘揚、繼承和創新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及優秀傳統文化作出更大的貢獻!
附錄1:示范區創建工作大事記
2010年9月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5日,教育局創建工作調度會,布置創建工作;5日—19日,各校結合雙高普九工作,準備創建方案;20日—30日,遴選骨干學校。
10月 8日—14日,邀請專家與德育科共同擬定創建方案;20日,省驗收組到我區驗收雙高普九,評估檢查8所中小學。
11月 全區感恩教育月。26日—28日,陸續在83中學、沈師沈北附屬學校和新城子街二小召開感恩教育主題班會現場會,會后進行了座談。新區電視臺和沈陽中小學德育網進行了報道。
我區被評為省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區。83中學被評為省文明學校。
12月 德育科對創建骨干學校進行學期工作評估。
2010年1月 4日—5日,全區中小學德育主任論壇,著重對創建工作進行交流。
2月 25日,教育局創建工作調度會。
3月,各校進行沈陽市中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測評達標工作準備。
4月 市德育督導檢查。全區中小學普遍開展國學教育進校園活動。23日,新區德育工作者培訓。上午報告會,下午到沈師沈北附屬學校、尹家小學和興隆臺學校實地參觀學習。
5月 5日—8日,部分德育工作者參加市教育局組織的“探索國學精華培訓班”。繼續開展國學教育進校園活動。
6月 組織開展“學習馬鵬飛,爭做有道德好少年”活動。
7月 德育科對創建骨干學校進行學期工作評估。
8月 27日,教育局創建工作調度會。
9月 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18日,沈陽市傳統美德教育示范區創建工作督導檢查布置會,各校進行年度自評。25日,省級文明城區考核驗收,考核組認為達到全國文明城市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