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2016高考語文試題類型及應試謀略
(4)解題方法: ①以文解文(虛實互解,連意互解,對立互解,正反互解)②找:找找原文有沒有(依題干找出檢索范圍、段落及角度);③比:[1]比較原文符不符——此物變彼物(偷換概念),[2]可能成必然(說法絕對),[3]將來變現在(提前實現),[4]部分成全部(擴大外延),[5]結果變原因(因果顛倒),[6]說東改道西(意思不符),[7]有一卻說三(夸大作用)。強調要注意選項與原文的對應比較,這種對應有時是表現為一一對應的關系,另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有的情況下,選項的信息是建立在原文一段或幾段相關信息的概括的基礎上的,切不可簡單機械地尋找一一對應的關系。因而絕對不可以機械地答題。
三、文言文閱讀:(全國卷設三小題9分,每小題3分)
1、考點:
(1)對實詞虛詞的理解:①一詞多義(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②古今異義;③通假 字、 ④偏義復詞。
(2)理解虛詞在文中的用法。(《考綱》規定的“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 18個虛詞和教材中常見的17個文言虛詞:安、但、耳、夫、蓋、故、或、即、既、然、雖、遂、惟、已、矣、猶、哉。參見《高考語文文言文虛詞部分系統復習》)
(3)特殊句式及用法: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謂前、賓前、定后、介后)詞類話用。
(4)后兩題重在理解分析歸納概括,代入原文,以文解文。
2、答題要領:
①明大意(知人明事);②通詞句(結合語境);③能辨析(五w:人物之間的關系,事件經過,幾個時間,幾個地點,發生發展的原因多少原因。1>who、2>what 、3>when、4>where、5>why )
3、分析答題過程:從最后一題開始,倒著做,利用已知解未知。
4、答題技巧:
⑴常見的實詞的理解:將選項給出的詞義或解釋結合語境,帶進原文,通順就對,不通就錯。
⑵古今異義題:古代多單音節詞,所以看到類似于現代漢語雙音節的詞,古義盡可能分開理解。要具體、形象。分開解釋的含義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與上下文保持一致。將該詞語的今義帶進原文,通則對,不通則錯。
⑶虛詞題:翻譯這個文言虛詞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翻譯成同一個詞。先理解翻譯所學課文中的虛詞,再比較文段中的虛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特別注意詞語的語法功能,處在謂語的位置上是實詞。例如:“殆”,殆不可治,“殆”是副詞,作狀語,譯為大概、恐怕……吧;百戰不殆,“殆”是動詞,作謂語,譯為危險。
⑷信息篩選題:看清題目要求,一字一詞地琢磨。選出一兩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選項。照應上下文,一般作者評論性的話不能作為選項,別人贊譽的話可考慮。
⑸性格表現題:先找不能表現題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選項,用排除法選擇。特別注意誰的什么性格。
⑹內容歸納題: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