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斷句和翻譯
(2)作者認為,世上人所難以得到的只是一個“趣”字,只有擯棄那些追求“趣”的表面功夫,從精神實質上去領會才能獲得“趣”,也批評了當時的偽趣之風。
【參考譯文】
世間人所難獲得的只有趣罷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顏色,水里頭的滋味,花里頭的光影,女人里頭的姿態,即使是很會說話的人也不能說出一句話來,只有那些內心有體會的人才能夠知道。現在的人仰慕著趣的名聲,追求近似于趣的東西。 于是有分辨評說著書法繪畫,鑒賞著古董的就自以為是“清”了。又有不務實際想些玄奧道理,離開紅塵、不問世事的就自以為是“遠”了。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韋蘇州(應物)刻意燒香煮茶的人。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實質沒什么關系。
11.把下面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夫合天下之眾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則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則有財而莫理。有財而莫理,則阡陌閭巷之賤人皆能私取予之勢,擅萬物之利,以與人主爭黔首,而放其無窮之欲,非必貴強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猶為不失其民者,蓋特號而已耳。雖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給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猶不行也。然則善吾法而擇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財,雖上古堯、舜,猶不能毋以此為先急,而況于后世之紛紛乎?
(節選自王安石《度支副使廳壁題名記》)
(1)夫合天下之眾者財,理天下之財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而天子猶為不失其民者,蓋特號而已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句翻譯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三個分句都是判斷句式,“者”或“者……也”表判斷,翻譯時要譯出判斷的意思;三個分句構成排比句式,翻譯時要注意句式的統一。
(2)句翻譯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如是”意思是“如果到了這個地步”;“失”譯為“失去”;“蓋”,副詞,表推測,譯為“大概”;“特”,副詞,譯為“只、僅僅”;“號”譯為“名義上”。
【答案】 (1)能聚合一國民眾的是財政經濟,能管理國家財政經濟的是法令制度,能執行國家法令制度的是官吏。
(2)如果到了這個地步還說皇上沒有失去他的臣民,大概只不過是名義上(擁有)罷了。
【參考譯文】
能聚合天下之民眾的是經濟,治理天下經濟的是法令,執行天下法令的是官吏。官吏不好,則雖有法令而不能貫徹;法令不當,則雖然經濟形勢很好而無從管理。經濟形勢很好而不妥善管理,那樣連一般富商豪民都會有操縱市場的勢力,獲得壟斷各種物資的利益,來與皇帝爭奪黎民百姓,從而滿足他們自己的無窮欲望,這不一定需要豪門強宗大勢力的人才可以辦到,如果到了這個地步還說是皇帝沒有失去百姓,那只不過是徒有天子之名罷了。即使皇帝粗衣淡飯,終日操勞得精疲力盡,憂愁郁結于心,想使天下富足政治安定,我們知道這依舊是行不通的。由此看來制定正確的法令,選擇好的官吏來貫徹,從而管理好天下的經濟,即使是上古時代的堯舜也不能不以理財為第一重要的事情,更何況后世亂亂紛紛的世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