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21
【山中宰相】「《南史。陶弘景傳》:永明十年,“(陶弘景)上表辭祿”、“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梁)武帝既早與之游,及即位后,恩禮愈篤,書問不絕,冠蓋相望。……國家每有吉兇征討大事,無不前以咨詢。月中常有數信,時人謂為山中宰相。”0指處士議政。唐徐寅《嵐似屏風》:“山中宰相陶弘景,谷口耕夫鄭子真。”另參見政事部•議政“陶山相”、人事部•雅逸“陶隱居”。
【鳳池客】參見地理部•水流“鳳池”二唐劉禹錫《有感》:“昨宵鳳池客,今日雀羅門。”
【甘羅作相】《史記•甘茂傳》附《甘羅傳》:“甘羅者,甘茂孫也。茂既死后,甘羅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呂不韋。”“始皇召見,使甘羅于趙。趙襄王郊迎甘羅。甘羅說趙王曰……趙玉立自割五城以廣河間。秦歸燕太子。趙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羅還報秦,乃封甘羅以為上卿,復以始甘茂田宅賜之。'”o喻少年通顯。唐杜牧《偶題》:“甘羅昔作秦丞相,子政曾為漢輦郎。”另參見人物部•人杰“甘羅”。
【功人】參見動物部•走獸“功臣狗”。0喻謀臣。清王曇《留候詞》:“功人功狗兩無益,徒受亭公謾罵名。”
【東山起】參見地理部•土石“東山”。o指失勢后重新得勢、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禮率爾遣興寄近呈蘇渙侍御》:“無數將軍西第成,早作丞相東山起。”
【丞相嘆】參見人事部。志趣“李斯涵鼠”。來蘇叔堂《賦鼠須筆》:“既興丞相嘆。又發廷尉怒。”
【丞相閣】參見人物部•圣賢“招賢地”。唐錢起《送王相公赴范陽人“幕開丞相閣,旗總貳師營。”
【伍員】參見人體部•頭面“伍得抉目”。唐劉長卿(登吳古城歌》:“伍員殺身誰不冤。竟看墓樹如所言。”
【汲黯】《史記•汲鄭列傳》:“汲黯。字長孺”,“上聞召以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好直諫。數犯主之顏色”,“‘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位。“o喻指敢于直諫的忠臣z 唐杜甫《奉和嚴中丞西城晚眺十韻補“汲黯匡君切,廉頗出將頻。”另參見政事部•忠直“汲黯直丶一。
【問喘牛】《漢書•丙吉傳》:丙吉為丞相,“嘗出,逢清道群斗者,死傷橫道,吉過之不問,椽史獨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駐,使騎吏問:‘逐牛行幾里矣?'像史獨謂丞相前后失問,或以譏吉,吉日:‘民斗相殺傷,長安令、京兆尹職所當禁備逐捕……宰相不親小事,非所當于道路問也。方春少陽用事,未可大熱,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時氣失節,恐有所傷害也。三公典調和陰陽,職當憂,是以問之。'椽史乃服,以吉知大體。”o喻官吏關心民間疾苦,或指位居宰相之職。宋梅堯臣《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詩書每博約,文酒時獻酬。其間最達者,今已問喘牛。”另參見動物部•走獸“牛喘”、政事部•治理“問牛”。
【齊相費二桃】參見植物部•木本“三士桃”。唐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張良籌】參見器用部•日用“借署”。元薩都刺《彭城雜詩》:“夜深一片城頭月,曾照張良案上籌。”
【和羹】參見人物部•將相“和羹”。o借指梅花。k徐貴《梅花》:“結實和羹知有日,肯隨羌笛落天涯?”【和羹】《尚書•商書•說命下丶“王日:‘來汝說…••、著作酒m,爾唯曲$2若作和羹,爾唯鹽梅。”o喻指宰相。唐劉禹錫《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鎮改月偶書所懷》:“受賑新梁苑,和羹舊傅嚴。”另參見植物部•花卉“和羹”、器用部•飲食“梅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