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第一輪總復習教案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6~7題。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①,田園荒后尚征苗②。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注:①納稅:繳納絲稅。②征苗:征收青苗稅。
6.①詩人在首聯生動地刻畫出山中寡婦 的形象。第二聯中用 和
兩個詞表現了人民的不堪重負。
7.詩人在第四聯中生發的議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閱讀下面一首詞,完成8~9題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8.這首詞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意境和氛圍?
答:
9.“路轉溪橋忽見”,“忽見”的是什么?是溪橋嗎?并就此簡要談一談詩歌在用語上的特點。
答:
附:參考答案
難點磁場
1. (參考)兩詩中形象不同。李綱《病牛》: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過許多田地,讓人收獲過千萬擔的谷物。在它老病時,卻遭到冷遇,沒有誰來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懷有“但使眾生皆得飽”的良好愿望。這是一個流盡血汗仍愿奉獻到底的崇高形象。
孔平仲《禾熟》:此詩中的“老牛”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從“禾黍香”“谷登場”的豐收中獲得了“粗了耕耘債”的輕松與滿足。正悠閑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給自己的獎賞,它不爭不怨,知足而樂,隨遇而安。這是一個知足而樂,悠然自得的形象。
2. (參考)這兩首詩所反映的思想境界也大不相同。李綱詩中的病牛正是自己形象的寫照,詩中傾訴的是為國為民不惜自身的情懷,是一種高尚的精神境界。
孔平仲是一位頗具才氣的詩人,從個人思想情感來說,他沒有什么抱怨情緒,能夠心安理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
殲滅難點訓練
1. (參考)內容:救物濟世;真:敢于說真話的正直之士
2.封建社會中失意潦倒而又清高悲憤的知識分子
3. (參考)前三句描繪了春晚寂靜、昏暗、風雨凄迷的景象。它是為詞中的主角“杜鵑”的出場所做的鋪墊。(或:景語皆情語,為后文表達詞人飄零身世和凄涼心境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