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高考語文備考沖刺專題復習教案
20 破折號用法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人們應該贊揚你的母親——偉大的中國!
b.只有兩條板凳——其實,即使有更多的板凳,這屋子也不能同時容納30個人吃粥。
c.水生拍打著水,去追趕一個在水波上滾動的東西——是一盒用精致盒紙裝著的餅干。
d.這些光都不是為我燃著的,可是我也分到了它們的一點點恩澤——一點光,一點熱。
答案:b 解析:這是國家考試命題中心樣題中的一個標點題,考查的是破折號的用法。acd項都是解釋、說明,而b項是遞進用法。
21 下列引號的作用與另外三項不同的是
a.張老師改作文,確實有“點石成金”的功夫!
b.別有用心的人們強令吳吉昌去瓜園“立功贖罪”,永遠不準他再進棉花地。
c.我看,這樣的“聰明人”還是少一點好。
d.在某些喜歡息事寧人的人看來,他們也許還算是“好人”。
22 下列句中破折號均表解釋,但從被解釋的部分看,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哪一項
a.這世界的一切音響——包括音樂會的音樂在內,都毫無美感可言。
b.在這人間,燈光是不會滅的——我想,想著,不覺對山那邊微笑了。
c.她手里毫不吃力地提著箱子——箱子并不大——走過去。
d.(蟬的幼蟲)尋求適當的地點——一棵小矮樹,一叢百里香,一片野草葉,或者一根灌木枝——蛻掉身上的皮。
答案:b 解析:這也是高考命題中心的樣題之一,考查的也是破折號,只不過考查的角度不一樣。acd都是對事物的具體解釋,而b則是一種意義上的解釋,或者說是一種意義上的轉移,叫轉折也可。
23 下列句子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是
a.人言可畏么?答:可畏,又不可畏。可畏者,輿論能形成壓力;不可畏者,人們常說:“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
b.茅盾經常用“三式”讀書法。第一式,鳥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第二式,精讀式(品味作品妙處);第三式,消化式(只收精華)。
c.參加編選工作的同志有:孫、劉、李、趙、朱等五人。
d.站在岳陽樓頭倚柱遠望,茫茫洞庭湖,盡收眼底。 孟浩然詩云:“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就是真實寫照。
答案:a 解析:本題是綜合考查標點符號的用法。b項中的括號應刪除,括號里的文字不是直接的解釋。c項中的冒號去掉。d項中的冒號去掉,引文最后的標點應是先引號再逗號,因為詩句是全句的主語,句中的成分。
24 句中頓號不宜改為逗號的一項是
a.開荒、種莊稼、種蔬菜,是足食的保證。
b.礦產、水流、國有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陸資源,都屬于全民所有。
c.木本有薔薇、木瑾、丁香,草本有風仙、石竹、夜來香……
d.樣子說得非常柔和、自然……
答案:b 解析:并列成分作主、謂、賓、補語等成分時頓號可變成逗號,并列成分是定語、狀語時,中間只能用頓號。
25 問號用得正確的一項是
a.“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們!”廠長嚴肅地說。
b.還方便吧,再容一個人?
c.今天去呢?還是明天去呢?我實在拿不定主意。
d.天上下的分不清是雨,是雪,還是雪粒子?
答案:b 解析:a引號內是一個問句,問號應在句末,句中用逗號;c“今天去呢?還是明天去呢?”是表選擇性的問句,只在句末加問號,句中應用逗號;d這是個陳述句,句末不應用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