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項復習教案
高宗成為太子之后,加玄齡為太子太傅,仍或主持門下省事務,監管編撰國史像原來那樣。不久因撰寫《高祖太宗實錄》成,賜下璽書表彰,賜物一千五百段。這一年,玄齡因繼母去世丁憂服喪離開職位,朝廷特地下詔在昭陵賜給他墓地。不久,他又從回本官職位。太宗親征遼東時,命玄齡在京城留守,親手寫詔書說:“你擔負蕭何一樣的重任,我沒有后顧之憂了。”軍隊的兵器、戰士的糧食,都交給他下令處置調發。玄齡多次上書說不可輕敵,尤應當警惕小心。不久跟中書侍郎褚遂良受詔重編《晉書》。
貞觀二十三年,皇上駕臨玉華宮,當時玄齡老病復發,皇上下詔令他睡在總留臺。到他漸漸病重,玄齡追赴玉華宮,坐偏轎入殿,將近到皇帝御座才下轎。太宗對他流淚,玄齡也感傷悲咽得不能自我控制。下詔派名醫救治。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員每天對他供應御膳。如果他的病略能減退,太宗就高興得露出喜色;如果聽說病情加重,就變得滿面凄愴。后病情加重,就鑿開宮墻開門,多次派宦官問候。皇上又親自光臨,握手敘別,悲不能忍;皇太子也去跟他訣別。不久去世,享年七十。朝廷三日不上朝。
柳芳說:玄齡輔佐太宗平定天下,在宰相位去世,總共有三十二年,天下人稱為賢相。可是無法形容他的偉大,德行可說是相當高深了。所以太宗平定外禍內亂,而房玄齡、杜如晦不談自己的功勞,王圭、魏征勸諫國君,而房玄齡、杜如晦讓位給他們,李世勣、李靖善于統御部眾而房玄齡、杜如晦采用他們的意見,使得政治得到太平,卻把善處歸給國君。說他們是唐宗室大臣,是很恰當的。
(十五)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梁鴻字伯鸞,扶風平陵人也。父讓,王莽時為城門校尉,封修遠伯,使奉少昊。后寓于北地而卒。鴻時尚幼,以遭亂世,因卷席而葬。后受業太學,家貧而尚節介,博覽無不通,而不為章句。學畢,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它舍,鴻乃尋訪燒者,問所去失,悉以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它財,愿以身居作。”主人許之,因為執勤,不懈朝夕。鄰家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于是始敬異焉,悉還其豕。鴻不受而去,歸鄉里。
勢家慕其高節,多欲女之,鴻并絕不娶。同縣孟氏有女,狀肥丑而黑,力舉石臼,擇對不嫁,至年三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鴻聞而娉之。女求作布衣、麻屨、織作筐、緝績之具。及嫁,始以裝飾入門。七日而鴻不答,妻乃跪床下請曰:“竊聞夫子高義,簡斥數婦,妾亦偃蹇數夫矣。今而見擇,敢不請罪。”鴻曰:“吾欲裘褐之人,可與俱隱深山者爾。今乃衣綺縞、傅粉墨,豈鴻所愿哉?”妻曰:“以觀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隱居之服。”乃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鴻大喜曰:“此真梁鴻妻也,能奉我矣!”……遂至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伯通察而異之曰:“彼傭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
[注]偃蹇:高傲。 擇:棄。
1.對下面詞語的解釋,不恰當的一項是
a.使奉少昊 奉:供奉 b.問所去失 去失: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