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五教案社會科學類文章閱讀
三是注意語言標志。語言形式的提示作用很重要,應密切關注,抓住了某些關鍵詞語也就可能找到重要信息。如表時間、趨向、主次、判斷、因果、類比、總結概括等語句,句式上的因果、轉折、條件等。
四是掌握必要的推斷方法。這主要指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如分析綜合、歸納、演繹等。在閱讀理解過程中,注意通過聯想、想像、判斷、推理等思維活動,準確地獲取和加工信息。
考點1 理解文中重要的詞語的含義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點聚焦】
這一考點在高考能力要求方面屬于b級層級。它是在識記基礎上的高一級能力層級,要求考生能對文章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做到能夠領會,并能作出簡單的解釋和準確的判斷。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和重要句子的含意,考生經常出現以下錯誤:
1.關于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方面,考生主要容易只注意到詞語的詞典義,忽略了詞語的語境義。
2.關于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方面,考生主要容易孤立地、片面地、靜止地理解句子的表層含意,而忽視了句子在文中內容和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
在復習時,教師應不斷強化考生的語境意識,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章”的原則,并注意以下幾點:
1. 掌握詞語語境義有關知識;
2. 形成迅速領會詞語所表達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能力;
3. 辨別詞語在句中及文中的作用;
4. 培養從分析句子結構入手,正確理解句意的能力;
5. 掌握分析內涵豐富、語意深刻句子的方法;
6. 辨別重要句子在文章內容和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
【考點分解】
第一講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第二講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第一講 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
【名師導學】
首先,考生必須從詞匯學的角度,從宏觀上掌握詞語的基礎知識。諸如詞語的構成、詞語的來源、詞語的分類(意義、詞類、結構等)。上述的知識研究的范圍只停留在詞語的語表義,或稱詞典義。這類詞語的意義一般在高考中不會直接考查,只是作為高考中理解詞語含義的基礎。熟悉這類知識很有必要,是為在考試時理解文中詞語布置了較為廣闊的知識背景。
其次,重點建立詞語的語境義的概念。語境義是詞語在特定語言環境中形成的臨時意義。語境義相對于詞典義,兩者不同的是,詞典義相當于固定住戶,在詞典中找得到其解釋的詞條,是人們在使用詞語時約定俗成的含義;而語境義往往是詞典中沒有的義項,是臨時住戶,只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暫居一下,脫離了語境的“住處”,其臨時的詞義就不復存在了。如話劇《陳毅市長》中,陳毅市長在拜訪化學家齊仰之時說道:“我們共產黨人也是搞化學的。”這里的“化學”一詞,就不是詞典上的“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的變化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之義,而是“變化人的學問”或“改變人思想的學問”之義。
再次,掌握語境義形成的一些情況。
1. 特殊義。特殊義是指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特指的意義。
例如1998年全國高考卷第23題考查對“轉基因作物”一詞的理解,就是考查這一詞語的特殊義。
23.根據文意,對“轉基因作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因環境影響脫氧核糖核酸的變化而產生額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夠產生抗除莠劑、抗植物病毒等額外基因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