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
君子之自行也,動必緣義,行必誠①義?鬃右婟R景公,景公致廩丘以為養?鬃愚o不受,入謂弟子曰:“吾聞君子當功以受祿。今說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賜之廩丘,其不知丘亦甚矣!绷畹茏尤ゑ{,辭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魯司寇。萬乘難與比行,三王之佐不顯焉,取舍不茍也夫!
荊人與吳人將戰,荊師寡,吳師眾,荊將軍子囊曰:“我與吳人戰,必敗。敗王師,辱王名,虧壤土,忠臣不忍為也!辈粡陀谕醵。至于郊,使人復于王曰:“臣請死,”王曰:“將軍之遁也,以其為利也。今誠利,將軍何死?”子囊曰:“遁者無罪,則后世之為王將者,皆依不利之名而效臣遁。若是則荊國終為天下橈”②。”遂伏劍而死。王曰:“請成將軍之義。”乃為之桐棺三寸③,加斧钅質 其上。人主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存亡之所以數至也。荊之為四十二世矣,其時有臣如子囊歟?子囊之節,非獨厲一世之人臣也。
荊昭王之時,有士焉,曰石渚。其為人也,公直無私,王使為政廷④。有殺人者,石渚追之,則其父也,還車而返,立于廷曰:“殺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廢國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義也。”于是乎伏斧钅質 ,請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豈必伏罪哉?子復事矣!笔巨o曰:“不私其親,不可謂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謂忠也。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廢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钅質 ,,歿頭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為人臣也,可謂忠且孝矣。
[注]①誠:同“成” ②橈:弱 ③桐棺三寸:《墨子•節葬下》云:“(禹)葬會稽之山,衣衾三領,桐棺三寸,葛以緘之!焙笠浴巴┕兹纭贝纲|地樸素的棺木。 ④政廷:執法官。
6.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的意義,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景公致廩丘以為養。 養:供養之地 b.遁者無罪 無罪:不加懲處
c.還車而返 還:退回 d.阿有罪,廢國法,不可。 阿:私,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