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古文閱讀專項復習教案
(譯文略)17.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益/有五六氓乘小船絕湘水/中濟船破/皆游/其一氓盡力不能尋常/其侶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為/曰/吾腰千錢/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應/搖其首/有頃益怠/已濟者立岸上呼且號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貨為/又搖其首/遂溺死
(譯文略)
18.(1)在這個亭子里喝酒并以此為樂(2)憑借這保全他們的真性,并聞名后世。(3)獨自整天在山澗峽谷中,啄食青苔,踩著白石頭。
19.⑴范家富貴,何不取消這門親事呢?或:范家富貴,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⑵范獻子把董叔抓來綁在庭院中的槐樹上。⑶(你)想要的(東西)已得到了,還請求什么呢?
20.(1)看過大海的人,很難把一般的水放在眼里。(2)在圣人門下游學過的人,很難把一般人的言論放在眼里。(3)如果有人能把它弄直,就不以往秦楚的路為遠。(4)這就叫做不懂得(事情)輕重啊。
21.(1)翻譯
①用孝悌來教化百姓,鼓勵他們從事農業生產。②到了登上帝位,皇上便在國內率先奉行節儉。
(2)理解
①社會風氣要求官吏必須廉潔公正; ②梁朝皇上崇尚樸素廉潔的節操;③廉潔樸素是當時選拔官吏的標準。
22.李弘度時常慨嘆得不到賞識提拔的機會(或“不被知遇”)。殷揚州知道他家境貧寒,問他說:“你能否屈就(或“委屈自己的心志”),去擔任一個小小的縣令?”李弘度回答說:“我為官不得志 的慨嘆,早已被上級知道了;走投無路的猿猴跑到林中,哪里還有閑暇(或“哪里顧得上”)選擇棲身之木呢!”于是殷揚州授予李弘度剡縣縣令的官職。(重點為:被遇、貧、屈志、不、上聞、窮、暇、授)
23.(1)確實如此,你不欺騙我。(注意“誠然”的解釋和“不朕欺”的語序;(2)陛下剛剛廣開言路,怎么能過分給他加罪?(重點:“方”和“深罪”)(3)如果沒有景濂,我幾乎錯怪進言的人。(重點:“微”和“幾”,各1分)
24.(1)曾經有人錯認了司馬徽的豬,司馬徽就(推)讓給他。(2)現在你和他同樣急用,為什么給他? (3)哪里有因為財物而讓人羞愧的!
25.(1)自己通達又能讓別人通達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
(2)富有時不施舍,窮困時就沒人援助。
二、1.c(顧:拜訪。如“三顧茅廬”。)
2.c,古今均指“年紀”。(a內行:文中指平日居家的品行;現指對某種事情或工作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b會議;文中指聚會和議論,是兩個詞;現在是一個詞。d簡易:文中指性情坦率平易,不講究禮節;現指簡單容易或簡陋。)
3.c(①③④⑤都是表現邢邵的才華出眾,②⑥表現邢邵的秉性品行。)
4.d(文中沒有“與其……倒不如……”的意思。)(答案見后面所附譯文)
5.(1)人有所疑,他就為人解或,被公認為指導者。 (2)有時當著客人的面就解開衣服捉虱子。6.c(還,這里應讀“xuán”,作“掉轉”講。)
7.d(兩個“之”字,均為助詞,取消主謂結構獨立性。a項,上句“辭”字作“辭別”講,下句“辭”字作“拒絕”講。b項,上句“則”字是用于條件與結果之間的連詞,可譯為“那么”;下句“則”字是副詞,加強判斷。c項,上句“復”字是動詞,作“告白”講;下句“復”字,有“仍舊”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