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提分策略:實詞
“撫育”指照料、教育兒童或照管動植物;“哺育”指喂養,比喻培養;“撫恤”指(國家或組織)對因公受傷或致殘的人員,或因公犧牲以及病故的人員的家屬進行安慰并給以物質幫助。 40.接受/接收
“接受”指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或收取(給予的東西),如“接受意見”“接受禮物”。“接收”指收受、接納和根據法令把機構、財產等拿過來,如“接收無線電信號”“中國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權”。前者使用范圍和適用對象較廣泛。“接收”所指的動作行為多帶主動意味;“接受”則多帶被動意味。 41.違反/違犯
“違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則、規程等),如“違反勞動紀律”“違反民主法則”。“違犯”指違背和觸犯(法律等),如“違犯憲法”。 42.權力/權利
“權力”指政治上的強制力量或職責范圍內的支配力量。“權利”與“權益”同,跟“義務”相對,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權力或享受的利益。 43.充斥/充滿/充溢
“充斥”指到處都塞滿(含厭惡意),是貶義詞。“充滿”泛指填滿或充分具有,如“充滿淚水”“充滿激情”。“充溢”指充滿、流露,如“臉上充溢著幸福的笑容”。 44.籌備/準備
“籌備”指籌劃、準備,程度比“準備”更加周到,更加全面,多指重大的事情。“準備”多指一般行動,預先安排或籌劃。 45.躊躇/猶豫/遲疑
“躊躇”指人的面部表情不果斷。“猶豫”著重于人的內心活動,拿不定主意。“遲疑”指沒有主見,行動遲緩,不果斷。 46.草擬/起草
“草擬”指粗略地擬出草案,多指各種計劃、工程設計、論文提綱的擬定。“起草”多指方針政策、規章等文件的擬定。 47.遏止/遏制
“遏止”的對象多是戰爭、暴動、洪流等來勢兇猛而突然發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制止、控制,使不發作,對象多是自己的情緒,有時也指某種力量。 48.干涉/干預
“干涉”著重于強行參與,橫加阻撓,多指采用粗暴強硬的手段過問或制止,迫使對方服從,如“互不干涉內政”。“干預”著重于過問別人的事,如“事涉隱私,不便干預”。 49.查看/察看
前者指檢查、觀察(事物的情況),后者指為了解情況而細看。
50.功效/工效
“功效”指功能、效率,如“立見功效”。“工效”指工作效率,如“提高工效”。 1.不必/未必
詞形相近,詞義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須”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著。如: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著去)。
常見易誤虛詞辨析集錦 2.徑直/徑自/竟自
“徑直”修飾動詞表示動作行為不間斷;“徑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動;“竟自”,竟然,多用于表現人們對某人做事的結果感到意外。如:你徑直寫下去吧,等寫完了再討論。//沒有人教他,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他竟自學會了畫畫;又沒跟家人商量,徑自辭職辦起了一個書畫社。 3.一齊/一起
“一齊”指同時,如“各隊一齊出發”。“一起”作副詞時表示一同或一共,如:我和你一起去吧。 4.固然/雖然
“固然”側重于承認某個事實,“雖然”側重于讓步轉折。
“雖然”用在主語前或后,比較自由,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與其呼應。“固然”則很少用于主語前。 5.何必/何苦
二者都是副詞。“何必”指用反問的語氣來表示不必要。如:你何必跟她過不去呢?“何苦”指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值得。如:你何苦在這件小事上傷腦筋呢? 6.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