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考點復習指導與練習:古漢語常用句式和用法
高三語文考點復習指導與練習:古漢語常用句式和用法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學內容
考點復習指導與練習:古漢語常用句式和用法
二. 教學重、難點
文言句式和用法
(一)判斷句(明確表示“是”或“非”的句子)
1.“者也”表判斷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2)項脊軒,舊南閣子也。
(3)劉備,天下梟雄。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5)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副詞“乃”“亦”“即”“皆”“本”“必”等表判斷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2)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3)梁父即楚將項燕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5)環村居者皆獵戶
3. 動詞“為”“是”表判斷
(1)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2)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4. 否定副詞“非”表否定判斷
(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
(2)予非文人畫士
(3)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二)被動句(受動者作主語的句子)
要素:受動者、動作、被動詞、施動者
1. “為所”表被動
(1)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2)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2.“為”表被動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3.“于”表被動
(1)李氏子蟠……不拘于時
(2)而君幸于趙王
(3)暴見于王,王語暴以好樂
4.“見”表被動
(1)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2)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
5.“見、于”表被動
(1)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
(2)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6.“被”表被動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7. 意念被動
(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2)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功臣亡。
倒裝(變式)句
(和現代漢語語法相對而言)
(三)賓語前置句(置賓語于謂語前)
1. 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古漢語中常見否定詞(否定副詞)]
不、毋、未、莫、弗、非、匪、靡、罔、無、勿
[古漢語中常見人稱代詞]
第一人稱:吾、我、余、予、朕、自、己
第二人稱:爾、汝、若、而、乃
第三人稱:彼、其、之、焉、他、渠、伊
注意:
①“之”和“其”在某些語境中可以靈活地用作第一、二人稱的代詞。
②“相”和“見”經常用在賓語前置句中。
2. 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1)大王來何操?
(2)沛公安在?
(3)微斯人,吾誰與歸?
[古漢語中常見疑問代詞]
何、誰、孰、曷、安、胡、奚、焉、惡
3. 介詞(多為“以”)賓語前置句
(1)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
(2)一言以蔽之
(3)夜以繼日 靜以修身 一以貫之
(4)是以(因此) 何以(憑什么)
4.“之”、“是”為標志的賓語前置句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唯余馬首是瞻
(3)無乃爾是過與?
(4)唯弈秋之為聽。
(唯利是圖、唯才是舉、唯你是問、唯命是從)
(四)定語后置句(置定語于中心語后)
模式:名詞+(之+)……(者)
[中心語] [定語]
1.“者”為標志的定語后置句
(1)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2)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2.“之”為標志的定語后置句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