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文言文綜合閱讀訓練
c.驅降附以絕來者 絕:斷絕 d.會郡都試捕而鞫之 會:恰巧⒍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傅伯成“表里洞達”的一組是(3分)( ) ①又言朋黨之敝,起于人主好惡之偏 ②坐是不合,出知漳州 ③乃欲僥幸圖古人之所難,臣則未之知也 ④今之策雖以和為主,宜惜日為戰守之備 ⑤全活饑民,瘞藏野殍,不可勝數 ⑥今蒙國恩,叨竊至此而不言,誰當言者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⑨④⑤ d.①⑨④⒎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傅伯成律己愛民,任連江知縣時,興修堤壩以利百姓;在漳州,創辦惠民局,救治百姓的病苦,革除當地相信鬼神的風俗。 b.傅伯成敢于直言,任太府寺丞時曾因上書指責呂祖儉的不當被貶;寶慶元年,聽聞大理評事胡夢昱因議論時事遭貶,不顧年老多病上疏抗言。 c.傅伯成愛君憂國,針對權臣開拓邊疆的主張,他認為南宋朝中興將近八十年,已像一只有縫隙和漏洞的大船,要擔心它的傾覆頹敗。 d.傅伯成正直無妄,稱贊他人的長處,就像贊揚自己的孩子一樣;談到奸邪小人誤國,殘害忠良,聲色俱厲,不加掩飾。⒏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⑴日與諸生論質往復,后多成才。⑵權幸有私謁者,皆峻拒之。⑶獄具,請貸其死,黥隸諸軍。 答案:5.d(3分)(會:會同) 6.d(3分)(②是傅伯成表里洞達、敢于直言的結果,⑤是表現傅伯成的勤政愛民,⑥是表現傅伯成的愛君憂國、敢于直言。) 7.b(3分)(錯在“曾因上書指責呂祖儉的不當被貶”,原文的意思是:傅伯成認為呂祖儉不應當因為上書的事遭貶。) 8.(1)(傅伯成)每天和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或“你來我往地’’)論辯質疑,后來(諸生)成才的很多。(3分:“論質”、“往復”各1分,句意基本正確1分) (2)有私下去拜見他的權臣和受皇帝寵幸的官員,(他)都嚴厲地拒絕他們。(4分:“權幸”、 “峻”各1分,能恰當調整第一句語序1分,句意基本正確1分) (3)案件全部審理清楚,(傅伯成)請求(朝廷)寬免他們的死罪,施黥刑后發配到軍隊中。 (“隸諸軍”譯為“到軍隊中做奴隸或仆役”也可)(3分:“獄具”、“貸’’各1分,句意 基本正確1分)文言參考譯文: 傅伯成,字景初。年少時跟從朱熹學習。被授予明州教授之職。因為年少,不喜歡以 老師自居,他每天和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論辯質疑,后來諸生成才的很多。改任連江知縣修筑了三百尺石堤,百姓蒙受其好處。 慶元初年,被征召任將作監,提升為太府寺丞。傅伯成認為呂祖儉不應該因為上書的 事遭貶。又對御史說,朱熹是大儒,不可以按偽學來看待。又說到朋黨勾結的弊端,。是起 因于皇上喜好厭惡上的偏差。因此不合于朝廷,離京到漳州任職,把嚴格要求自己愛護百 姓作為為政的根本。推崇朱熹的遺志并遵照實行,創辦惠民局,接濟百姓的疾苦,用來革除當地百姓相信鬼神的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