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0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村 夜半鐘聲到客船
感謝上蒼,如果沒有落第的張繼,詩的歷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詩,我們的某一種心情,就沒有人來為我們一語道破。
一千二百年過去了,那張長長的榜單上(就是張繼擠不進去的那紙金榜)曾經出現過的狀元是誰?哈!誰管他是誰?真正被記得的名字是“落第者張繼”。有人會記得那一屆狀元披紅游街的盛景嗎?不!我們只記得秋夜的客船上那個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場不朽的失眠。
(選自《臺灣文學選刊》)
1.第6段畫橫線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①形象地體現了張繼落第后悲痛流涕的悲傷欲絕的心理。 ②把張繼的落第的個人事件升華到封建社會知識分子的普遍命運。
2.第9段畫線部分描寫了哪幾種景物?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答:
答案 描寫了西斜黯淡的月亮,粗嘎嘶啞的烏鴉,已結千草的秋霜,零落凄絕的星子。作用:構成一幅清冷幽寂的凄涼景象,烘托出張繼落第后孤寂傷感的心情。
3.作者認為落第后的張繼泊舟蘇州城外楓橋的失眠是不朽的失眠,其理由是什么?
答:
答案 ①為我們留下了一首好詩。②為我們道破了一種心情。
4.這篇散文行文很有特色,請選擇其中兩點作簡要的賞析。
答:
答案 ①以《楓橋夜泊》為綱,全文結構嚴密精巧;②合理豐富的想像;③細膩的心理活動描寫;④語言典雅凝練;⑤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十二、(07江西師大附中、臨川一中高三第二次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清 歡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這闋詞,寫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里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的是愛極了后面這一句——“人生有味是清歡!”
那么,“清歡”是什么呢?
“清歡”,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盡情歡樂;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那種無奈。當一個人感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邊的石頭比鉆石更有魅力,或者覺得聆聽林間鳥鳴比提籠遛鳥更令人感動,或者體會了靜靜品一壺茶比吃一頓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他就懂得了“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