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0
(2)一手撐著滾燙的酷暑,一手寫下許多文字來。
答:
答案 (1)通過維瓦爾第的樂曲,強調“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充分感受到夏的苦澀、艱辛,甚至悲壯。
(2)體現出我感悟到苦夏的意義后,昂然的生命狀態。(或“作者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一方面和酷暑搏斗,一方面獲得巨大的創造力”。)(意思對即可)
4.通觀全文,作者產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是什么?
答:
答案 產生夏之崇拜的原因是,在作者看來,夏天是苦難的象征,但苦難使人們具有承受力,并因承受苦難而可以產生巨大的力量(創造力量),可以使人們有苦澀、艱辛、悲壯的審美感受,同時苦難到達極致,可以激發出戰勝苦難超越苦難的生命力量。
四、(07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聯考<二>)閱讀下面的散文,完成1~4題。
農 家
[德國]赫•黑塞
①當我重新見到阿爾卑斯山南麓這塊福地時,我仿佛總覺得自己從流亡中回到了故鄉,仿佛終于又站在我理應站的山的那一邊。這里,太陽更親切,群山更紅,這里生長栗子、葡萄、杏仁、無花果,人們善良、友好、彬彬有禮,雖說他們都很貧窮。他們所建造的一切,看來是那么好,那么恰當而可愛,仿佛都是自然生成的。房屋、圍墻、石級、道路、種植地和梯田,這一切既不新也不舊,這一切仿佛不是靠勞動建造的,不是用腦筋想出來的,不是巧奪天工的,而是像巖石、樹木、苔蘚一樣自然形成的。葡萄山的圍墻、房屋、屋頂,這一切都是由同樣的褐色片麻巖石砌成的,這一切相輔相成,像弟兄手足一般。沒有一樣看來是陌生的、懷有敵意的和粗暴無情的,一切都顯得親切、歡暢和睦鄰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