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復習6年高考4年模擬分類匯編10
答案 ①從平淡(或“平靜”)簡單(或“簡樸”)的生活中得到的人生歡樂(或“享受到的人生真味”)。②散步(安靜的環境幾乎不可得)、吃飯(清淡的小菜幾乎不可得)、約會(清潔、清靜的處所幾乎不可得)。
2.作者在文中先后引了李覯的詩(“人言落日是天涯”)和蘇軾的詩(“梨花淡白柳深青”),分別說說這兩首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
答案 ①引李覯的詩,意在表現失去清歡的惆悵和清歡難尋的悲哀,進而引出下文——鼓勵現代人追求清歡,做個能品味生活的人。②引蘇軾的詩,意在表現對清歡的追求,體現了人的心靈品位(或“高雅性情”),從而與開頭呼應,表達作者對清歡的喜愛與推崇。
3.在作者看來,人們怎樣才能獲得清歡?
答:
答案 ①不過度追求物質生活,多講究心靈的品位。②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機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或“性情”)。
4.本文第3段和第10段大量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在語言上很有特點。請任選其中一組排比句分析其妙處。
答:
答案 ①“‘清歡’,不同于……不同于……也不同于……”排比的使用,將“清歡”與“自我放逐”“盡情歡樂”“無奈”等情感體驗區別開來,條理清晰,能夠更多地引發讀者的思考。
②“當一個人……或者……或者……或者……”排比的使用,將“什么是清歡”用生活實例加以解釋,闡釋透徹,能夠很好地引發讀者的聯想、思考與感悟。
③“這個年代,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边@個排比的使用,從各種感官的角度將“清歡難尋”的觀點論述得透徹、有力,語言明快流暢,富有節奏感。
④“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是到……是到……是到……”排比的使用,將現代人以濁為歡的生活描述得很真實,富有表現力,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強化讀者的認識。
十三、(07西安地區八校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待月黃昏后
江文湛
“待月黃昏后”的心情使人覺得時間是漫長的,應邀的人姍姍來遲,及至相見又忘卻了時間,“歡娛夜短”
“期盼天長”。我在終南山種梅花已有數百株,每年待梅花發,正如待月黃昏后的心境。
古有以梅為妻的雅人,那叫梅妻鶴子?梢韵胍,在那枝柯橫斜、梅瓣紛揚的林中,伴著閑鶴,呼吸著香韻宜人的清氣,超凡脫俗,不娶也罷。我想那雅人在同梅的朝夕相處中悟到了清幽、高潔、素雅、疏狂的梅品,能以梅為妻,那妻也定是溫慧、嫻靜、清和、率真的至美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