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騰的小溪--感悟巴赫
濱海小城的夏夜,燈火璀璨、微風拂煦。在沒有蟬聲蛙鳴的夜里,靜聽斯梅塔納的《沃爾塔瓦河》,奔涌的旋律歡快舒揚,使人如臨溪水。
巴赫就是在緩緩流淌的樂音中閃入腦海的。在德文里,巴赫的原意正是清澈的小溪。今天,當初的小溪奔瀉馳騁,波濤洶涌,已經蕩漾成熠熠生輝的大河。
早就知道巴赫一生的傳奇,早就明了巴赫如此地偉大,但喜歡巴赫還是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從未覺得巴赫有多么令人生畏或者難以聆聽,只是,在嘗試眾多的華麗優(yōu)美、雄壯纏綿時,總覺得巴赫過于莊嚴和寧靜,缺少一種令人神往的抑揚頓挫和澎湃激情。如今,喧鬧的都市熙來攘往,浮躁的心越發(fā)地渴望舒展寂靜,這才發(fā)現,巴赫是如此地纖塵不染、剔透晶瑩,就像碧波親吻大地,溫情流淌、溫柔安詳。
有人偉大,卻不一定宏偉;有人宏偉,卻不一定神奇;有人神奇,卻不一定永恒;有人永恒,卻不一定動人心弦。聆聽巴赫,一份涓涓汩汩、無止無息的感動,會讓你感覺,所有集中在他身上的贊美,可以寫一首完整的贊美詩。
體會巴赫的美,在車水馬龍的白晝常感欠缺。所以,親近巴赫,只適合月朗風清的夜晚。以一杯氣息如蘭的綠茶為伴,放一張小提琴或大提琴的無伴奏奏鳴曲,讓蜿蜒潺湲的琴聲帶著思緒,飛向冥冥中的遠方,心靈就會沐浴一次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穿越,獲得無比的滋潤與自由。
常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陶醉,常常在粗獷的樂曲中釋放,卻只有在聆聽巴赫時,“你才會發(fā)現一件奇妙的事,即無論你處在什么樣的心情,巴赫的音樂都不會有任何不同”。聆聽巴赫,就如同在教堂聆聽上帝的聲音。
作為一名教堂的管風琴師,巴赫在世時以高超的管風琴演奏技巧聞名于世。一直相信,高亢澄澈的管風琴聲,是人間唯一可以抵達天國的音響。無緣在教堂里身臨其境,卻在德國盲人管風琴師瓦爾哈演奏巴赫的錄音里,體會了充滿靈性的誠摯與精湛,也似乎讀懂了巴赫音樂創(chuàng)作的最終目的,那就是歌頌上帝。然,曼妙明麗的巴赫,不僅以豐富多彩的靈感、層出不窮的樂思贊頌著上帝,也純潔了人世間蕓蕓眾生的靈魂。
最喜歡的還是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每一次,當貫珠扣玉般的琴聲響起,澎湃的心潮百感叢生,起伏的思緒卻常常無語。只因為,那嚴謹的結構令人肅穆,清晰的層次秀麗端莊,而流暢的線條,又有一種超然之美、清雅旖旎,使人柔腸百轉、熱淚盈眶。
如果說,作曲家是一片茂密的常青樹,巴赫就是最挺拔孤高的一棵。如果說,他們是一片連綿俊秀的山岡,巴赫就是高聳入云的珠穆朗瑪。但是,巴赫從來不會主動進入我們的心房。說到底,巴赫還是一只無翅的大鳥,人們的愛才是他賴以飛翔的翅膀。
每個人都會從巴赫的音樂中獲得愉悅。傾聽巴赫,“你將突然意外地發(fā)現,你所擁有的,是世界上誰也無法奪走的寶藏,這個寶藏就是你對巴赫音樂的理解和熱愛”。
因為,貝多芬早就告訴我們:巴赫不是小溪,巴赫是大海!
借月光抄譜的小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