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閱讀簡答題《吶喊》、《女神》
22.請你說說,孔乙己為什么成為“不會營生”的廢物?
答:他讀的書,從他的語言中,可見都是孔孟之道,是一套封建文化思想,這樣的書叫讀書人鄙視勞動。而科舉制度驅使讀書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祿,鄙棄勞動。
23.說說小說《故鄉》題目的好處。
答:不僅交待了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具體地點,而且為人物活動提供了特定的場所和環境。對于一般人來說,故鄉總是美好的,值得懷念的。但是在“我”眼中“故鄉”卻是如此衰敗、蕭條,讓“我”感到悲涼、生疏,特別是人與人之間,都隔著“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噤。記憶中的故鄉及人物與眼前的故鄉及人物發生了巨大變化,啟發讀者思考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根源。
24.結合《白光》全文,請你談談對“白光”的作用的理解。
答:“白光”在結構上,作為情節線索構建全篇,白光一直在誘惑著陳士成的思維和行動,直至他出城門,投水而死;白光的象征意義正暗示了文章的主旨,瘋人的恍惚感覺中追尋著窮途末路中的一絲“白光”樣的希望,升官發財的誘惑像白光一樣使追逐者為之瘋狂。這就是作者所要抨擊的罪惡的科舉制度。
25.愛羅先珂、趙司晨、方玄綽、n先生、胖紳士這些人物分別出于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哪篇作品?
答:《鴨的喜劇》《阿q正傳》《端午節》《頭發的故事》《社戲》。
26.《故鄉》中閏土在“迅哥兒”讓他挑選一些東西時,揀了香爐和燭臺,聯系前文叫少年好友“迅哥兒”為“老爺”的情節,請對“揀香爐”的情節作簡要分析o
答:閏土“揀香爐”與“叫老爺”的做法一樣,思想上受封建觀念的影響,不同的是“叫老爺”反映了等級觀念對閏土的束縛;“揀香爐”則說明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兩者都說明閏土遲鈍麻木。
27.《藥》里的夏瑜說:“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請簡述你對夏瑜形象的理解。
答:夏瑜身陷囹圄,還勸說牢頭造反,表現出夏瑜確是一位舍生取義的革命者;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針鋒相對,推翻異族統治的大清,正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精神,這句話反映了夏瑜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28.《社戲》的題目是“社戲”,可是文章寫看戲的內容并不多,不僅沒有寫出戲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寫了不少對戲不滿的內容,而對看戲前后的事卻作了大量的精心描繪。請概括分析作者這樣寫的原因。
答:看社戲只是全文的線索,作者要表現的是“我”與農家少年的美好友情和他們真摯純樸的品質,而看社戲前后的情節正是表現這一主題的重點,所以這佯安排情節。
29.簡析《阿q正傳》中作者對辛亥革命描寫的作用。
答:小說對辛亥革命的描寫是作為阿q活動的背景進行側面勾勒的,但深刻地提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歷史教訓:與封建勢力妥協,革命果實被封建勢力篡奪;辛亥革命沒有依靠和發動群眾。
30.請概述阿q的精神勝利法及其表現。
答:精神勝利法,就是在現實社會中處于失敗者的地位,卻不正視現實,以妄自尊大等種種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勝利。表現在:妄自尊大,自輕自賤,欺凌弱者,健忘,忌諱缺點,甚至以丑為榮。
31.魯迅在《故鄉》的最后說:“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請概述你對這段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