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閱讀題考點復習教案
(2)黃賓虹一生繪畫藝術的大進展,多發生在他的隱居時期這是什么原因?請簡要分析(6分)
(3)黃賓虹作畫時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擺在案頭?請簡要分析(6分)
(4)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答案:c給3分,答d給2分,答b給1分;答a、e不給分
解析:a、黃賓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畫格,以為不必求悅于人,人不知而不慍,才是真畫者,力求華滋渾厚的畫風;以浮滑為瀟灑、以輕軟為秀潤是滬上流行的畫風b、三代以上筆法可從甲骨、古玉、銅器中求之,不是“只能從上古時期的甲骨、古玉、銅器人手”d、應是鑒賞、鑒別真偽的大行家羅振玉e、本文沒有記述黃賓虹博采眾長、學習繪畫的艱苦歷程,沒有描寫黃賓虹的突出成就。
(2)答案:①減少應酬雜務,生活清凈,便于深思內省和作畫;②對江湖水光天色的寫生使他的畫風發生了突變;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夠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畫藝猛進。
解析:從第一段中分層歸納,即可得到答案。
(3)答案:①從金石文字的點畫結構中,他受到繪畫筆法與章法布置方面的啟發;②從金石拓本認識到書畫同源,悟出畫藝回歸造化的路徑。
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關鍵語句“更可見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筆法要旨、認識到書法、文字、金石、繪畫都是同一來源”即可總結出答案。
(4)答案:觀點一:恪守傳統,力求雅正。
觀點一:恪守傳統,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尋藝術真諦①與平靜淡泊中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傳統學人本色;③避俗趨雅,不為流俗所動,尋求華滋渾厚的畫風。
觀點二:創新與模仿并重,理想與時尚兼顧①創造與仿作兼顧;②對金錢的開通看法和瀟灑態度;③注重民間時尚意趣。
觀點三:既恪守傳統,又踴躍創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繼承與創新兼顧;②懷抱藝術理想,追求名山事業;③腳踏實地,享受人生。
(湖北卷)
二、(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6—9題
中國建筑的“文法”
梁思成
一個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構造規則或組合方式,如同語言的“文法”中國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們的祖先在選擇了木料之后逐漸了解了木料的特長,創始了骨架結構初步方法——
中國系統的“梁架”這以后他們發現了木料性能上的弱點,當水平的梁枋將重量轉移到垂直的立柱時,在交接的地方會產生極強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斷,于是他們用許多斗形木塊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將上面的粱枋托住,使它們的重量一層一層遞減集中到柱頭上來梁柱間過渡部分的結構減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斷的危機,這是一種“文法”,而斗、拱、梁、枋、橡、檁、檀柱、欞窗等,就是主要的“詞匯”了。
斗和拱組合而成的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遲在春秋時代,斗拱已很普遍地應用它不僅可以承托粱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寬度《孟子》里就有榱題數尺“之句,意思說檐頭出去之遠這種結構同時也成為梁間檐下極美的裝飾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標準的比例尺度,到要到宋代,我們才確實知道斗拱結構各種標準的規定,全座建筑中無數構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個拱的寬度作度量單位,以它的倍數或分數來計算宋時把每一結構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線,撐卯如何銜接等都規格化了,形成了類似“文法”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