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一輪文學常識典故復習24
【鄭夫子】參見地理部•土石“鄭生谷”。唐羅隱《皇破》:“輸他谷口鄭夫子,摘得閑名說至今。”
【袁安】參見人事部•貧賤“袁安困雪”。唐裴虔涂《早春殘雪》:“已聞三徑好,猶可訪袁安。”
【原憲】參見人事部•貧賤“原憲貧”。唐元稹《酬孝甫見贈十首》之八:“原憲甘貧每自開,于春傷足少人哀。”
【賃舂老子】參見人事部•貧賤“鴻春”。宋陸游《讀(后漢書)》:“賃吉老子吾所慕,垂世文章征在多。”
【諸葛才雄】參見人物部•帝王“三顧”。唐駱賓王《疇昔篇》:“諸葛才雄已號龍,公孫躍馬輕稱帝。”_
【黃金臺l客】參見器用部•宮室“黃金臺”。唐劉滄《送友人罷舉赴薊門從事》:“此去黃金臺上客,相思應羨雁南歸。”
【懸榻待】參見器用部•日用“徐孺榻”。唐劉長卿《送李校書適越謁杜中丞》:“陳著懸榻待,謝客枉帆過。”
【朝歌屠叟】《尉繚子•武議》:“太公望(姜子牙)年七十,屠牛朝歌,賣食盟津,……及遇文王,則提三萬之眾,一戰而天下定。”o喻未被賞識的賢德之士。唐李白《梁甫吟》:“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另參見器用部•其他“朝歌鼓刀”、人事部•雅逸“屠釣”、人事部•壽考“鼓刀叟”。
【遺壁】參見器用部•珍寶“和氏玉”。唐李益《華陰東泉同張處士詣藏律師兼簡縣內同官因寄齊中書》:“大國本多士,荊岑無遺壁。”
【楚材】《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口:‘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o喻指賢才。唐孟浩然《韓大使東齋會岳上人請學士》:“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另參見政事部•議政“得楚材”。
【照國珠】《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魏王問日:王亦有寶乎?威王曰:‘無有。'梁王曰:‘若寡人國小也,尚有徑寸之珠照車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萬乘之國而無寶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為寶者與王異。吾臣有……,將以照千里,豈特十二乘哉!”'o詠寶珠或賢臣。明高啟《贈楊榮陽》:“手出照國珠,胸出補衰線。”另參見器用部•珍寶“乘珠”。
【顏回】《論語•雍也》:“子日:‘賢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優,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o指有修養、能安于貧困生活的賢才。唐王績《被召謝病》:“顏回唯樂道,原憲豈傷貧。”另參見地理部•城建“顏巷”、器用部•飲食“一瓢飲”、器用部、器皿“革瓢”。人事部•雅逸“樂一瓢”、人事部•貧賤“顏子貧”。
【皤溪老】參見動物部•鱗介“釣魚”。o喻在野的賢才,或喻隱士。唐張九齡《騙山下逍遙公舊居游集》:“豈與皤溪老,崛起因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