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使用詞語學案
如:愛護:用于上級對下級、長輩對晚輩或同級同輩之間。
愛戴:用于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
關懷:用于上對下、長對幼,只用于對人。
關心:對人對物均可用,對人時,用于一般人。
再如:[例1]中的b項“古稀”一詞也應屬于對象用錯,它指人七十歲,不能用于80多歲的人。值得重視的是有些詞語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選擇時忽視這方面就會出現錯誤。如:請判斷下句中加點的詞的運用是否正確:
這家酒店剛開業,服務質量肯定不錯。我們今天就光顧它。
“光顧”,敬辭,稱客人來到。使用對象錯誤,商家多用來歡迎顧客,用于對方,而不能用于自己。
類似的詞還有:“惠存”(敬詞,請別人保存,而不是“我”或“我們”保存),斧正(請別人改文章,而不是“我”改。如“可能是一時疏忽,你的文章中有幾處不通的語句,我斗膽加以斧正”中的“斧正”就用錯了),“垂詢”(別人對自己的詢問,而不是自己去問別人如“你寄來的說明書,我有幾個地方不明白,特寫新信垂詢”中的“垂詢”用錯了),“雅正”(把自己的詩文書畫等送給別人時,表示請對方指教的敬辭,如“我的一首小詩在《詩刊》上發表了,現抄寄給你,請雅正”中的“雅正”就用對了),“惠臨”(請對方到自己這里,如:目前惠臨,失迎為歉),“惠顧”(請別人光臨,多用于商店對顧客。如:家具展銷,敬請惠顧),“惠允”(指對方允許自己做某事),“光臨”(稱賓客來到,如“敬請光臨”)等等。可見,這些詞語所應用的對象是很有講究的。關于謙敬辭的問題,在后面的“語言表達得體”中還會重點講解。
7.看成分搭配
在語言實踐中,詞語之間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組合。詞語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習慣。如:
發揚——優點、作風、傳統;發揮——創造性、積極性、作用、干勁。
改進——工作、方法、技術;改善——生活、關系、條件。
交流——思想、經驗、物資;交換——意見、禮物、資料。
再如[例2]中的b項“故里”與“修復”不搭配。如[例6]中的“遏制”和“遏止”,前者的搭配對象多是情緒、事態或某種力量,后者的搭配對象多是戰爭、暴動、洪流等來勢兇猛而突然發生的重大事件,根據語境應選“遏制”。
8.看詞性語法
根據詞性可以判斷某詞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確定詞的語法功能,從而準確辨析詞義。
例如“啟示”與“啟事”,“啟示”是啟發的意思,作動詞時,可做謂語;作名詞時,可做主語或賓語。“啟事”是刊登或張貼出來的聲明,如:征文啟事、尋物啟事,屬名詞,做主語或賓語。
如: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與深厚的藝術功底,沒有較高的語言文字修養,是很難寫出高________(品位 品味)的作品來的。
“品位”指文藝作品所達到的水平,是名詞;“品味”指仔細體會、玩味,是動詞。因此這里應選“品位”。
9.看表達重復與否
對詞語意義理解不準確經常會導致重復表達。辨析實詞也可從表達重復與否的角度辨析。 如:參加舟曲救災的“鐵軍”________(凱旋 勝利)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