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現代文閱讀主觀題題型復習
⑤每晚,我必臥在床上,對著孤燈,夜讀至十時,或更遲些。爐火伴我,它以它的體溫溫暖我,讀到會心之處,忽然爐子里砰砰爆了幾聲,像是為我歡呼。有時失眠了,輾轉不能安枕,瞥看爐子里的紅光一點,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朧的境界。
【溫馨提示】
這里擬人和比喻的句子很明顯,如“它,有時暴烈,有時溫柔,它伴我寂寞,給我安慰和喜悅。”“瞥看爐子里的紅光一點,像只炯炯的明眸”等等。對比主要有兩組:“會客室里確是有點清冷,而我的寫作間兼寢室卻暖和和的”和“窗外,北風呼號,雪花亂飄,這時,爐火正紅,壺水正沸”。
【答案】
這兩段運用了對比手法、擬人手法、比喻手法。通過冷暖對比突出了爐火帶給人的溫馨之感。文中“它的脾氣我是摸透了”、爐火像“明眸”等擬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動地傳達出作者對爐火的喜愛之情,表現出爐火對作者的特殊意義。
五、物象分析型
【命題特點】
散文中的物象,就是傾注了作者的思想與主觀情感的生動鮮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懷言志的憑借與依據,命題者常常從散文的物象入手設題,常見的提問方式是:
1、聯系全文,指出某物象的含義和它在結構上的作用。
2、某物象對表現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答題方略】
這種題型應該從文章結構形式、內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作多角度思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勾連上下文的線索作用,
2、對內容的充實作用,
3、主旨的深化升華作用,
4、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回放】
文章后一部分寫到了“戈壁石”,這對表現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呂錦華《總想為你唱支歌》XX年高考全國卷)
【語段信息】
在大西北我曾揀回一枚戈壁石。誰也無法讀出它的年齡,誰也無法估出它的身價。它體不盈握,狀若鵝卵,但通體的赤紅中沁著幾縷淡淡的乳白,紅白相間的石紋如涌動的江湖。記得那天就是這石紋吸引了我,從此我們再沒分離。月光溶溶地罩著它,珠圓玉潤般生輝,沉魚落雁般美麗。多少夜我與它默默對視,靜謐中總聽見一個聲音在呼喊我。那聲音蒼涼而低沉,那聲音遙遠而神秘,那聲音從不可知的地方飄來,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從沉思中醒來,心湖里便又漲潮似地涌動一層情思。
【溫馨提示】
這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睿智嚴肅而又包含深情的筆觸,描寫了左公柳、胡楊林、戈壁石的形象,作者把自己游走于西部的感悟以及西部荒涼所給以個體經驗的生命體驗投射到這些獨特的物象中,以小見大,深化主旨,謳歌了西北人堅強不屈的精神。
【答案】
①以戈壁石的美麗,揭示出大西北的美麗。
②以戈壁石的誘人,強化對大西北的熱愛之情。
③以戈壁石的呼喚,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六、形象分析型
【命題特點】
記敘性的寫人散文或小說與其他文學樣式相比,更重視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鑒賞是此類文體的命題重點,常見的命題形式是:
1、請結合本文,簡要分析文中某一人物形象。
2、根據原文簡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體特征。
3、請用最簡潔的詞語概括某人形象的內在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