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導練文言翻譯復習教案
少師歸,請追楚師。隨侯將許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誘我也。君何急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今民餒而君逞欲,祝史矯舉以祭,臣不知其可也。”
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對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碩肥腯’,謂民力之普存也,謂其畜之碩大蕃滋也,謂其不疾瘯蠡也,謂其備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潔粢豐盛’,謂其三時不害而民和年豐也。奉酒醴以告曰:‘嘉粟旨酒’,謂其上下皆有嘉德而無違心也。所謂馨香,無讒慝①也。故務其三時,修其五教②,親其九族,以致其禋祀。
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動則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雖獨豐,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親兄弟之國,庶免于難。”隨侯懼而修政,楚不敢伐。
(選自《左傳•桓公六年》)
【注】 ①慝(tè):惡念。②五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規范。
3.對文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隨人使少師董成 董:主持
b.楚之羸,其誘我也 羸:疲弱的樣子
c.今民餒而君逞欲 逞:炫耀
d.君姑修政 修:治理
【解析】 c 逞:放任,放縱。
4.下列句子中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 )
a.少師得其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b.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忠于民而信于神也
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d.祝史矯舉以祭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解析】 d a.代詞,他的/語氣副詞,表感嘆,多么;b.代詞,他們(指百姓)/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可不譯;c.連詞,表并列,并且/連詞,表轉折,卻;d.都是介詞,表目的,用來,來。
5.下面給文段中畫波浪的部分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b.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c.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d.隨張/必棄小國/小國離楚之/利也/少師侈請羸/師以張之。
【解析】 b 根據句末標志詞“也”和名詞(隨、少師)作主語來判定。
6.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楚武王準備攻打隨國,假意派了薳章去隨國談判。作為外交禮節,隨國也派少師來楚營談判,楚武王采納斗伯比的建議故意在少師面前示弱。
b.在對待神、人的問題上,季梁更重視人的作用,他認為君王應該致力于農事,發展生產,教化百姓。如此,百姓和睦,神靈也自然就會降福給他們。
c.文章以“季梁”為中心,先借敵人之口道出季梁,又借少師的愚蠢來反襯,末尾又點出“隨侯懼而修政”和“楚不敢伐”,展現了季梁的沉毅、睿智。
d.從文章來看,春秋時期,宗教神靈在人們的思想中已經不占主導地位,所以隨侯在聽了季梁的勸諫后,馬上加強了政事。
【解析】 d “宗教神靈在人們的思想中已經不占主導地位”理解有誤。從文章來看,隨侯認為只要用很多好祭品來祭祀神,就能取信于神,得到神靈的佑護,這足見神靈思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再從季梁的勸諫過程來看,亦不能看出。